返回第九十五章 党政组织(第1/2页)  铸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关演习基地的事情,随着筹备组,开始派人四处活动,各项工作全展开。烽火中文网

    首先,征求有关基地总体设计方案以及相关内容的意见,除了军内人员外,还到北大等院校去征求意见,各方面地意见还是不少的,虽说其中不少意见是可笑的,但是对于制定的最终方案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研究解决基地所需各种专用设备的问题,也就是杨卫宁等人凭借想象制定的一份需求说明书,交给国内各家大学,再给点研究经费--从那3000元经费之中出,让大学教授们去研究能不能弄出点演习专用设备什么的。虽然各大学先后接受了任务,也没有对提供经费多少发表意见,但一时半会也出不了什么成果。

    最后,研究演习的裁定问题,这可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中涉及的东西非常复杂,不仅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充当裁判,也需要使用兵棋。有经验人好找,可是兵棋人才难寻。这时也不可能指望派到哈尔滨学习的人,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另想办法。

    国内涉及兵棋的人员虽少,但终究有人。中国国内研究兵棋的人很少,北京系之中,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家兵棋单位。保定军官学校与东北讲武堂各有一个兵棋教研室,以及司令作战部的兵棋室。其它单位也有一些从事兵棋工作及研究的人员,但是过于分散,已经无法统计。

    无论人员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是非常低的,都无法与兵棋发达国家相比,而且属于不受上级重视的部门,这种情况显然是非常糟的。

    杨卫宁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于是主动与这几家单位联系,这没到各单位对于展开兵棋业务合作非常有兴趣,先后开了几次研讨会,还在军内行动的军事杂物上办起了专门的兵棋讨论栏目。不久,由白俄控制的哈尔滨大学现代应用数学研究所也主动参与了进来,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尼基塔的积极活动。后来,他们又与国内的知名大学联系,将一些兵棋的理论问题交由大学进行专项研究。

    这项工作最终发展为对国内兵棋研究领域的一次力量整合,有利地促进了国内的兵棋研究工作,当然了,这也是超出原先需求的,或者杨卫宁职权范围的,不过他认为值得,更是必须做的事情!

    派到外面培训的人员于11月份开始陆续返回,他们还带回一些装备。fh从天津返回地装甲兵组,带回了2辆雷诺坦克和2辆装甲汽车。炮兵组带回了四门38式野战炮;工兵组带回大量炸药c地雷等东西;后勤组带回了大大小小六辆汽车。从学员们返回之后的情况汇报看,他们确实没少学东西,让杨卫宁的感觉不错。

    外派到中国民族革命党北京培养学校学习的二位二期学员,张英智与桂思业没带回什么装备,但是带回了四位同学,算是把一是政务课的班子弄齐了。于是杨卫宁让他们两个人办起了一个政务培训班。

    张英智,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天津商人家庭出身,为人好学,有同情心,更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只是体质差一点,不过属于赶政工的料。!fh

    桂思业,性格中庸,出生在一个山西小地主家庭,小妾所生次子,毕业于山西大学,自荐入伍。

    这两个人属于一个相当不错的组合,赶起工作来,认真负责任,没几天就把培训班为了起来,他们从三期学员选调了十二个学员,组织起培训工作,他们带回来的那四个同学也参与这一工作,他们已穿上军装,并编入学员队,也算是三期学员。

    对于政务工作,杨卫宁非常重视,因为他穿越之前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明确无误地告诉他,军队内部组建政治组织的重要性。穿越之后,一年多的生活,更让他意识到,建立政治组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如以前曾经所说的那样:这支军队没有思想,不知道为何为战!没有思想的军队,不能成为一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