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明朝的官制、兵制(第1/3页)  东方不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朝兵制

    中国明朝(1368~1644改革元朝军事制度?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此制在维护明朝君主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军队的统辖与卫所制朱元璋统一全国後?采纳刘基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中央设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改为五军(即中?左?右?前?後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全国卫所军籍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於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於朝?官军各回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皇帝对全队的控制在地方?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置指挥使?为地方统兵长官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含直辖州?县(州置卫或设所一般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国都司?卫所?共设都司17个?行都司3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兵额最多时达270余万人

    京军与地方军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洪武初年?京军有48卫成祖迁都北京?京师接近前线?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以後?京军制度累有更易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12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腾骧?左卫和右卫等4卫营

    地方军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卫军配置於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边兵是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於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9个军镇?史称“九边”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内地称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此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少林兵?五台兵等?遇有战争?常被召出征?战争结束仍回原址

    卫军主要是步军?骑军?东南沿海也置有水师官府曾命福建?江浙沿海诸卫造船抗倭?使水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卫军的武器装备?不仅刀牌?弓箭?枪弩等冷兵器制作精良?火器已占很大比例?铜铳?铁铳?地雷?各类火炮开始装备部队中央还设立兵仗和军器两局?负责铸造火器各省都司?卫所也遍设杂造局?专管所在卫所的兵器修造

    明初?卫军主要来自随朱元璋起义的“从征军”?元朝和割据势力投降的“归附军”?因犯罪而被谪发的“恩军”以及抑配民户入伍的“垛集军”“垛集”原是军伍缺额时抑配民户补充军伍的一种办法?朝廷颁行《垛集令》後成为卫军的主要徵集方式按《垛集令》的规定?民3户为1单位?其中1户称正户?出军丁?其余为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永乐以後?正户与贴户的壮丁轮流更代为军军民严格分籍当军之家皆入军籍?称军户?属都督府?不受地方行政官吏管束?优免一丁差徭?身份和经济地位都与民户不同军户固定承担兵役?父死子继?世代为兵?并随军屯戍?住在指定卫所若军户全家死绝或逃亡?由官府派员到原籍勾补亲族或贴户顶替?称为“勾军”或“清军”

    屯田制与募兵制卫军实行屯田制度按规定?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徵粮洪武至永乐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