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礼部(第2/3页)  铁幕降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时半会出不来啊!”

    毛辟笑道:“经典不是那么好编写的,不过我们已经拟定了一个初步计划,把这书分成两个段落逐步完成。上卷讲述天地形成,华夏起源;中卷讲述天地正义,儒学真谛;下卷讲述历朝历代,圣人圣言。侍郎大人与两位员外郎都是大才,有你们襄助,这编写的速度自然就快了。”

    接着,毛辟又说道:“黄大人,还有一件事件需要你鼎力相助。我们准备在大明控制区域内逐步推行全民义务教育,这里有份初步计划。”

    “全民义务教育?”

    琴付梓递给了黄式三一份新拟定的教育方案,“全民义务教育就是,朝廷负责兴办教育,所有适学儿童免费上学。这是我们新拟定的方案。”

    黄式三翻看了一页,看到满纸皆是简化字,便疑惑的抬起头来,“你们这是什么字体?”

    白宝湘把话接了过去,“这是正体字。”

    “正体字?”

    “是啊,我们的先辈刚去海外,为了复兴大明,他们翻译了许多西洋书籍,学习炼钢造炮c造船练兵,期间需要大量书写文字。但许多汉字笔画太多,过于繁琐,工作学习极为不便。所以先辈们从历朝历代文人书写的草字中,挑选出一批简化字,作为正体字,取代繁体字,你看这些正体字书写方便多了。”

    胡夤有些憋不住,“权监国大人,我觉得这些被简化掉的繁体字代表在华夏文明的精髓,比如这个义务教育的‘義’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羊’表祭牲。一看便知,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不惜牺牲之意。”

    “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是这种繁琐的写法,让人难以学会,而‘义’字只有三划,很方便写作,再说这种简化写法,古已有之。”

    黄式三认真的看了看,点头说道:“仔细看来,这些正体字老夫全都认识。”

    “这正体字只有一个‘帘’字是创造出来的,其余每一个字皆有出处,只要是饱学之士,辨认我们的正体字,一点儿不难。”

    “但是~”胡夤还想说些什么。

    “没什么但是。”黄式三把他拦住,“识繁用简,人之常情。满清入关之前,文人雅士也大都喜欢简化书写。”

    “是啊,自从鞑子搞出一部康熙字典,人们才不得不使用这种繁体字。我们虽然强制推行正体字,但文人雅士吟诗作画c书写篆刻等休闲娱乐的时候,仍可照常使用繁体字。”

    黄式三开始翻看手上的方案,黄以周和胡夤伸长脖子站在他身后一并观看。

    丁於菟在一旁给他们详细说明,我们准备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教育c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c大学教育。目前计划在大明实际控制区域内实现强制性的幼儿c小学义务教育。

    也就是说每名幼儿在实际年龄到达五个标准年后,就必须参加幼儿教育班。幼儿班分大c小两个班级,第一年小班c第二年大班。

    幼儿教育完毕后随即转入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分六个年级,从7岁开始一直教育至13岁。

    小学毕业之后,根据学习成绩及本人兴趣爱好转入相应的中学,接受文科c医科c工科c理科等方面的教育。

    中学共分四年教育。专门培训大明现在急需的测绘c翻译c医学c教育c造船c炼钢c机器等各个方面的人才。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非强制性的。大学教育为四年,从中学毕业生中择优选拔人才,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看完之后,黄式三有些疑惑,“科举呢?大明难道已经取消科举。”

    钱水廷是这制度的始作俑者,他耐心的解释到,“我们也有科举,我们的科举就是入仕考试,官职有缺的时候,就发榜广而告之,然后进行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