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1章 】投机也要抢先手(第1/2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着这两个“大”学生一唱一和,秦唐还真有些哭笑不得,知道下午国库券的交易价格肯定还会涨,但在它“涨”之前一切都只是预测,更不知道它的交易价格会涨多高,哪能够把握得住,再说这一世已经因为这多出来的一百来万产生了蝴蝶效应,买入的成交均价都到了116块了,天知道它还会涨多少,怎么能用前世的这些记忆生搬硬套套到这一世来使用,当然得灵活一点,活学活用了。

    炒是要炒,投机是要干,但不是要为了投机而赌博,更没有必要以那根本还未知的美好想法来拼,万一失败那才是蠢才干的事儿,身为一个重生人士怎么能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情出来呢,而且秦唐的一百二十五万里头有一百万是贷款,他虽然有足够的胆识贷一百万来炒国库券,但还没有足够的胆识敢欠银行钱不还,要是欠银行个几十亿那当然是银行没招儿了,欠一百万敢不还,回头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保守一点,保守一点,有赚头就行了,”秦唐无奈道,“这只是我们实验性的第一轮炒卖,只要有钱赚就可以了,根本没有什么值得观望的东西,而利润最大化是要体现在往后往各个城市跑,寻找两个城市之间国库券交易的中间差价来实现的,不是跟个傻子一样很被动的买了捂着等它涨,望着天等利润最大化,它要真不涨呢?不涨反跌呢?还谈什么利润最大化?”

    “呃”

    包太农被秦唐“教训”得有些无语,而秦志国却是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忙道:“对啊对啊,要就跟上海这儿买了捂着等它涨,那之前两个多月我和小宝白跑那么多城市了,白做市场调查了,这不成傻子了么,对对对,不用观望,有赚头就卖,利润最大化也不是体现在这里的。”

    之前秦志国和秦唐两人往各大城市跑,去银行踩点,记录银行的利率,研究各不同城市的国库券交易价格,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开放交易,但从各不同城市的国库券黑市交易价格和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当中就可以预估国库券交易开放以后,哪几个城市的国库券交易价格会相对偏低一些,而哪几个城市的国库券交易价格又会相对偏高一些。

    这种非常细微且实在的事情秦唐脑子里的“独家记忆”库里没有,要想赚钱,只能靠自己的双腿自己跑,这样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预估国库券开放交易以后各城市的交易价格高低,可以让他们掌握主动。

    掌握主动权,对于秦唐他们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这样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就是因为秦唐前世的“杨百万”就是这么干的,在国库券交易价格相对偏低的城市把国库券买入,再跑到国库券交易价格相对偏高的城市把国库券卖出,利用这一低一高之间的差价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如果只是单纯的期待国库券涨价,那是不现实的,毕竟国库券有个到期利息,它无论再怎么涨,也不可能会过国库券到期以后的利息收益率,一旦快要接近这个平衡点,百分之百就不可能再涨了,而利用地方之间的价格差异就不同了。

    这年头不仅信息相对闭塞,就连交通也不是很达,想要达到像二十一世纪一样某种商品基本上都能保持全国统一或标准的价格很难,所以只要肯跑,只要不怕麻烦,是很能在各种商品的差价上面做文章,大搞投机倒耙的。

    不过在秦唐眼里。任何实物商品地买卖效用比。都比不上国库券啊。股票啊这些金融性附属产品。毕竟金融性附属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跟钞票一样。方便c快捷c买卖率高。

    国库券开放交易以后。秦唐前世地“杨百万”会利用各不同城市之间国库券交易价格地差异进行投机。相信还有一些人会这么干。而秦唐他们提前去各大城市踩点。做好准备工作。就能快所有人一步。在他们之前就把该买该卖该赚地钱赚走。而且又能很全面地灵活掌握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