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战之前(第2/2页)  大燕欢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据上官鼎讲,昌安门在很久以前也叫三江门,钱塘江c钱清江c曹娥江相距都不远,也有河流从城里流出,故修建了水门和陆门。

    只是随着数代的变迁,城内的溪流干涸,水门也就随之被摒弃,变成了厚实的城墙,而外面也变成了非常广阔的平地。

    对于这些,前后两世都没有来过绍兴的沈欢自然不清楚,更不会去纠结后世的昌安门是不是还曾有过水门的无聊话题,(注:其实昌安门在明清乃至于抗战时期水门一直都是有的,这点蜗牛只想写作方便而已!)他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守好这座高大的城门。

    沿着城墙后面的石梯而上,昌安门段的城墙全貌呈现在了沈欢眼前。

    城门洞高一丈二尺,宽九尺,城门为左右两扇宽四尺五的厚重木门,从城门外进入城中是一个大概不超过二十丈见方的瓮城,瓮城靠近城墙的两边修有石梯可供守城士兵攀上城墙,爬上城墙便可见城门的正上方的两层高的城楼。

    城墙高两丈四尺,墙底基宽两丈两尺,墙面宽一丈八尺,前后两面都是由条石垒成,中间填的是黄褐色的泥土。

    只不过现在的墙面因为堆放了大量诸如檑具c石头c铁叉之类的东西而变得杂乱而拥挤。

    沈欢顺着空隙来到城墙边上四下打望了一番,觉得城墙的坚实度还可以,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城墙高度还不是很高,两丈四尺的高度只需两把不长的木梯绑在一起就能搭上墙头。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也就释然了,毕竟绍兴不是边防重镇,修那么高的城墙也没有意义。

    况且倭寇从海上仓促而来,肯定也不会具有正规攻城军队所拥有的那种云梯,这还是基于倭寇在有城中内应,只想打开城门的假象前提下的。

    现在倭寇内应策略失败之下,在仓促之间赶制云梯很是不易,做多也就把长梯帮上再用而已。

    夜逐渐黑了下来。

    城门已经关闭,城墙上没有点灯,没有一丝光亮。

    不过城墙上人却不少,黑压压的一片,但大家都没有出声,而是各自站在该站的位置,偶尔有移动的脑袋在这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里显得相当的诡异。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