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正文]
第294节 第二百九十四章 知县
辞别了唐甜,杨秋迟作为叶三的幕僚同去蒲台县,随行的还有三位夫人。离开京城是非之地,叶三心情好了很多,至于朱祁镇现在怎样,叶三是管不了那么多了,那是他们皇家的事,和他这小小的七品知县没什么瓜葛。能不能挺住只有看朱祁镇自己了,叶三对他的调教也只能到此为止,今后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也是对他的一种磨砺。
蒲台是个小县城,没有知县坐堂已经有一年了,一年下来,县城还是很繁华,各色人物都有,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叶三紧张的心情也轻快了许多,在城门外下了马,换好了官袍,就看见城门洞下站满了衙役,几个官员正昂着头伸着脖等在那里。看到这阵势,一定是蒲台境内的驿站通知了县衙,这些七品以下的佐官才能确切的知道叶三什么时候到,在什么地方迎接知县大人。
叶三端正了一下头上的乌纱帽,头次戴乌纱帽还真不习惯,好像戴了紧箍咒,别扭。这时,周围的官员c衙役c马匹c轿子c伞扇牌子等仪仗都围了过来。这文官就是有派头有威仪,以前做武将哪有这等风光,就是品级再高,文官也不稀罕搭理你。别看现在只是小小七品知县,是他们的上司就有这等待遇,还是文官吃香风光啊!
迎接的队伍中,站在最前面的是三个穿绿色官服的人,胸前补子上绣着黄鹂鹌鹑喜鹊,都是小一点的烂鸟,叶三胸前的补子是鸂鶒,一种象鸳鸯的水鸟,比他们高明了一些,大一点。
补子是黄鹂的官员率先弯腰拱手:“下官蒲台县丞钱兴恭迎知县大人。”补子是黄鹂的胖子官员也紧跟着弯腰:“下官蒲台县主簿马忠恭迎知县大人。”站在最后面,比较瘦的也拱手:“下官蒲台县典史丁宁拜见知县大人。”
叶三笑道:“不错不错,都是同僚,以后共同携手,治理一方,必当同心,必当同心。”
“大人说的好,说的是,一起回县衙吧。”几个人躬身附和。
叶三在下属的指引下,上了一顶四人素云头青带青幔官轿,三位夫人也上了后面的轿子,杨秋迟和几个官员一同骑马。仪仗排场以官轿为中心,一把大青扇,一顶蓝伞盖,四面青旗,两根桐木棍随后,轿前几块大木牌,一块上书“蒲台知县”,两块“回避”,两块“肃静”。左右两边的跟班弓手快刀手护驾,最前面敲着铜锣开道,好不威风。叶三以前见过,没亲身经过这个场面,官轿一颤一颤的,舒服。真的要感谢朱祁镇的高见,弃武习文,这事做对了,有远见啊!
过了一座拱桥,上了文昌街不久就到了县衙,转进一个牌楼,有一道照壁,照壁上贴满了公告。过了照壁就是高大的围墙,三个黑漆漆的大门就在照壁后面,共有六个门扇。进了六扇门,就是县衙大门,可见里面的房屋。
叶三下了官轿,见衙门陈旧,破烂不堪,还不如街上的民房。抬腿进了仪门,进了县衙一进院落,是县衙大堂和六堂所在。上了月台,台上就是县衙大堂。后面的轿子直接抬进了内宅,叶三同众官吏向大堂走去,走进大堂,正北面的暖阁里有张桌案,上面挂着一块牌匾:公正廉明。堂下左右站着门子,叶三整了整衣冠,走进暖阁,坐在了县太爷的座位上。
县丞钱兴双手捧着一个县太爷的官印走到桌案旁:“这是蒲台县印,请大人掌印。”
叶三接过方正的县印,翻过来看印底,印底篆刻着几个字:蒲台县印。钱兴又递过两个本子:“这是下官代掌县衙时的钱粮账目,请大人过目。”
叶三接过,随手丢到一边:“先放在这里,本官会仔细观阅。”
主簿马忠也拿出一个本子递过来:“这是本县近期关押犯人的卷宗。”
典史丁宁同样也交了本子,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