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一下子掉进冰窖里似的。
他扭回头一瞧,发现是林浩天正用冷若冰霜的眼神死死瞪着他。
宋浩先是一愣,马上反应过来自己险些失言,差点在孔青面前把实情都说出来。他反应倒快,顺势话锋一转,接道:“今日看来,果然不假!”
听他自圆其说,倒也天衣无缝,林浩天这才收回目光,脸又挂起和善的笑容,说道:“是啊!聂丹太子深明大义,又仁慈宽厚,想必日后也是位好君主。”
听着林浩天和宋浩的夸赞,孔青也是与有荣焉,十分受用,脸露出欣慰之色。
在尤国朝廷里,身为太子的聂丹有他的一甘心腹大臣,也就是太子党。这些大臣,不少都是位高权重的老臣,以聂丹马首是瞻。
和林浩天别过之后,聂丹把他的心腹大臣统统召集到太子府,将他和林浩天秘密商谈的事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
众大臣们听后,无不大吃一惊,林将军林浩天竟然到了淮阳,他是什么时候来的,现在还在不在淮阳?
人们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过了良久,众人才回过神来,随后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和联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保全尤国,另一派倒也不是坚决反对,而是对林浩天不信任。
别看他现在说得好听,可是等到联军入都之后,他突然反悔了怎么办?到时联军已经控制了都城,己方的生死存亡都在联军手,若是联军突然变脸发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支持和联军合作的大臣们对反对派的说法嗤之以鼻,林浩天乃金国的统帅,怎么可能会说谎哄骗太子?那不是把他统帅的威信都丢光了吗?林浩天绝不会做出这样愚蠢又下作的事。
听闻支持派的说辞,反对派的反对声也渐渐弱了下去,如果联军派旁人来商谈,那或许还有假,但身为林将军的林浩天亲自前来,就让人不得不相信是真了。
林浩天的亲自涉险。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作用,令对联军本不信任的大臣们也开始出现动摇,认为四国可能确实没有瓜分尤国之心,打完就会撤军。
最终,这些大臣们还是一致赞同太子和联军合作,按照林浩天提出的要求去办。
有了心腹大臣们的支持。聂丹的信心也就更足了,经过一番仔细的商议,决定明日早朝之时由御史中丞庞典,弹劾李宁,众臣则趁机附议,合力让大王召回李宁,另派许凡镇守华宁。
御史府负责监督百官,由御史中丞提交弹劾书再适合不过。
翌日早朝,庞典果然按计划发难。向聂行提出华宁主将李宁有通敌之嫌。
聂行对此大感疑惑,就在两天之前,他刚刚接到前方战报,称华宁军民奋力抵抗联军攻城,经过一天的鏖战,终于成功打退了敌军,怎么现在又突然有通敌之嫌了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聂丹为首的太子党要弹劾李宁。那简直太容易了。
庞典当众表示他手里有人证,是从华宁偷逃回来的军兵向他通风报信。李宁与联军方面书信往来频繁,他表面上一心为国,与联军势不两立,而在暗中却与联军秘密私通,为自己的日后找出路。
庞典这么一说,另有大臣立刻站了出来。向聂行表示此事绝非空穴来金,李宁与联军私通一事早有传闻,只是因为事关重大,又没有确凿的正确,所以未敢向聂行禀报。
接下来。太子党的众臣一一发言,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李宁与陈博交往密切,现在陈博已倒戈向联军,李宁亦有叛逃之心,另有大臣还故意装出忧君忧国的姿态,表示华宁为都城的卫城,绝不能有任何的散失,即便现在没有掌握李宁通敌的物证,但只要他有通敌之嫌,就不可再用,必须得立刻调他回都。
这些大臣有主攻的,有敲边鼓的,你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