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四章 鸡飞狗跳,银钗坠井(第1/5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3一11一23

    大长公主的嫡次子苏轲,时任户部正五品郎中,他的妻子利氏,就是吉祥口中的二夫人了,要说起这位利氏,实在也是一段故事。

    当年老国公征战朔州,一时大意,不防中了北原人的伏击,仓促突围之时又误入了一处密林,在里边迷了道儿,转悠了整整两日还寻不到出路,恰巧遇见一个猎户,正是当地的村民,问得老国公乃出征北原的将军,便领着老国公一行回了村子,杀鸡屠羊热情款待不说,又寻了草药来给受伤的兵士敷疗,后来又是这名猎户带路,领了老国公与大部队汇合。

    老国公深感猎户之恩,以金银谢之,猎户却拒不肯收,于是老国公告诉了猎户自己的名讳,又留下一把短匕为信物,承诺猎户若是遇到困难,无论何时,都可来锦阳卫国公府投靠。

    岁月流逝,十余年似在弹指,猎户因病而亡,其子也意外身故,只留下寡妻幼女。

    想是猎户临终之前,将林中巧遇贵人的事告诉了儿子一家,那把短匕也就当作传家宝一样交给了子孙,后来猎户儿子身故,他的妻子耐不住劳作艰辛,又没有其他亲族投靠,想起当初公公说起的往事,便领着女儿到锦阳来寻贵人依靠。

    老国公听说猎户已经去世,唯一的儿子又遭遇不幸,很是唏嘘,见那寡妇弱女孤苦无依,便收留了她们,住在国公府里,其他书友正在看:。

    不想那寡妇见卫国公府这等富贵,顿时被薰红了眼睛,想着寄人篱下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就算老国公与大长公主看重恩义,不会怠慢了自己母女,可到底是客人,心里始终不踏实,只有成了这家名正言顺的主人,才能够颐指气使,坐享荣华,于是这寡妇便信口胡诌,声称当年公公临终前交待,老国公曾亲口许下誓言,要让儿子娶了她的女儿,那把匕首,就是定亲的信物!

    利氏,正是猎户的孙女,当年十四,虽说未曾及笄,可依大隆风俗,也已经到了嫁龄。

    那寡妇贪心,本是要将女儿许配给卫国公世子,可世子已然与建宁候府的嫡女定亲,还是由太后赐婚,就算老国公不忘猎户恩情,也断不会允许,于是无奈之下,老国公只得与大长公主商议,让次子苏轲娶了利氏。

    本是一介无依无靠的平民,若是换了旁人,哪容她信口讹诈,但大长公主与老国公颇有侠义之心,想到逝世的猎户甚为不忍,当年利氏年岁尚小,性情温弱,模样倒也清秀,大长公主又怜她孤弱,也就没有考虑什么门楣出身,允了这门婚事。

    本以为利氏还算温婉,日后只要与苏轲相敬如宾,天长日久的,也未必不会生情,哪曾想那利寡妇却不是省油的灯,自从姻成,就挑拨得利氏逐渐跋扈,对下人颐指气使,轻则呵斥,重则责打,苏轲不过就是与大长公主身边丫鬟多说了两句话,利氏转头就闹到婆婆跟前,要把那丫鬟提脚卖出去。

    大长公主忍无可忍,才在外头随手置了处宅子,逼着利寡妇搬去独居。

    不想利氏因此怀恨,越发地刁蛮任性,闹得二房不得安宁。

    这样下去,苏轲当真就对利氏“相敬如冰”了,成婚数载,当利氏先后生下二娘与四娘两个女儿,苏轲便以“子嗣”为借口,求母亲作主,纳了侧室眉姨娘。

    眉姨娘本是苏轲老师的女儿,虽没有名门望族的身份,却也是身家清白,再加上与苏轲青梅竹马,有了这么一房贵妾,利氏更觉如刺噎喉,眼看着夫君对眉姨娘千般呵护,肚子里的醋坛就碎了一地,几场哭闹下来,苏轲对她更加厌烦。

    利寡妇见女儿的位置受到了威胁,也不知从哪里买了一个貌美丫鬟,劝利氏要“贤惠”“体谅”,主动让那丫鬟成了陈姨娘,好与眉姨娘夺宠。

    可是过了近十载,无论是眉姨娘还是陈姨娘,却都不曾有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