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八十九章 身临其境,决心更坚(第1/3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生之再许芳华最新章节!

    郫南曾村,因着紧临定河,此次遭洪涝侵袭尤其严重,稻田麦地尽毁,村屋民宅大都被洪水摧残,更有不及撤离死于这场洪涝者,大多是这村子里的农人。

    只是这时,洪水已退,淤泥已经清除一尽,修复家园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虽大片荒芜的泥田尚还昭示着这场灾难的余音,可当时一片汪洋断壁残垣的惨烈情景却已不复存在。

    参与建屋修舍之人,有县衙工吏,更多的是本村居民,与自发或者是经官衙征召前来的别村劳力,争分夺妙赶在隆冬来临前,为灾民重建家园,提供安身遮寒之所。

    放眼一望,尽是麻葛布衣,挥汗如雨地运土搬瓦,大锯断木之声与劳力们吆喝鼓劲之声掺杂一起,一片热火朝天。

    一众工匠劳力中,自然有相互熟识者,可也不乏彼此陌生的面孔。

    这时午后,一群身着粗麻裋褐,腰身挺拔的壮年男子,围坐于一处土垅“歇气”便半分不引人注意。

    没人会因为他们是陌生人便产生疑惑。

    更没人留意到他们阴沉的目光,时不时地扫向不远之处立于堤坝上,那一双身着锦衣的少年。

    也就根本不会有人听见他们有意压得低沉的议论。

    “咱们剩余机会不多了,若是等三皇子随大长公主返程,要想行事便更加艰难。”

    “在并州城中,不得不顾忌那些巡城卫部,皇子出行,本就护卫周密,下手时机原本不多。”

    “那日三皇子若非突然坠马,以致不能一击中的,有打草惊蛇之虞……”其中一个浓眉鹰目,五官深遂的男子颇为惋惜。

    “殿下曾有叮嘱,若非万不得已,不要涉及卫国公府。”

    “可今日那小娘子竟又与三皇子同行!”一个白面净须的男子大是焦躁,面向五官深遂者:“大哥,错过今日,待回并州城中,怕再难找到下手机会。”

    显然鹰目男子是这帮死士的首领。

    待皇子、公主一行起驾回京,不仅有皇子府的亲兵护驾,更有国公府的侍卫随行,要想得手,大不容易,当然还是得抓紧眼下三皇子轻衣简行,只带着十余亲兵不加防备的良机。

    鹰目男子须臾拿定主意:“盯紧他们,侍机下手,竟量不伤那小娘子便是。”

    远远的堤坝上,那“两个”贵胄少年,并没有察觉到迫在眉睫的险情,至少旖景,心思是全不在这上头,她早将三皇子险些遇刺一事,抛到九宵云外。

    今日随大长公主巡行郫南,已是回京前最后一日行程。

    她早不耐烦与那些自发随同大长公主前来灾区“体察民情”的勋贵们留在县衙说着套话虚辞,焦灼的心情,使她难以保持平心静气与人交际应酬、废话连篇,这才禀明祖母,前往河堤散心。

    她是想最后再来看看,世子曾经尽心竭力之处,他或许也曾在她这时驻足的地方,监督着疏洪清淤,不过当时,触目所及,应当还是断桓残壁、满目荒凉的凄冷情景,假若没有湘州一事突发,这时,他应当会与她并肩,眼看着一场灾难正在接近尾声,眼看着此处百姓家园重建,不知心里的愤怒和沉重,会否减淡几分?

    可是旖景眼下,心里是不得轻松的。

    身临其境,方才切实感受到了他口中所称的责任。

    假若放任左右二相继续把控朝政,结党营私,以致官员只知奉迎,拉帮结派,为求权势富贵而不顾民生,身陷绝境人祸者绝不会仅只并州一地百姓。

    有谁不想平安喜乐、一生顺遂?可是这些百姓们,生死被权贵望族踏为草芥蝼蚁,她尚且没有亲眼目睹洪涝成灾时的惨烈,更不曾耳闻眼观那些失了亲人、家园被毁的百姓痛哭失声、如临绝境,只是站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