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发杀戮,舅母问责(第1/3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生之再许芳华最新章节!

    大隆国都锦阳城,在进入五月之后,让人切实感觉到了悬于头顶的政治风浪凛厉的袭卷态势。

    自从市坊之间滋生关于三皇子是勾通北原刺杀太子主谋的传言,起初还只是街头巷尾一些布衣百姓小心翼翼的窃窃私语,或者贵族官宦心照不宣的眉来眼去,到了后来,渐渐就成为了茶楼酒肆的热门话题,议论的人一多,大家都有了罪不罚众的心态做为保障,再兼着起初也没受到什么追究,胆子就渐渐大了起来,甚至有说人用这一段编成了“演义”里的情节,虽没有明目张胆的点明是本朝皇子间的手足相残,可听者都是心知肚明。

    眼看着〖言〗论已成甚嚣尘上之势,四皇子党当然要在烈火上加上一桶燃油,于是某日素以“拒势直谏”为口碑的御史吕简就被一个同僚拉去了酒肆,亲耳听闻了那些传言。

    “这段时日以来,议论越来越多,真是让人担忧,可因为事情涉及三皇子与楚王世子,言官们无不慎重,竟都不敢把这些话上禀天听。”那同僚摇头一叹,很有些蠢蠢欲动的模样,他当然是不想自己出头,意在挑发吕简的凛然正义。

    那知经过数载的磨练,吕简再不是当年那个楞头青,遇事冷静许多,哪还会轻易受人挑动,但他依然不会虚以委蛇,做不出来表面赞同转身嘲讽的事儿,当面就表现出不以为然:“摆明是心怀叵测之人有意散发谣言罢了,太子遇刺案已经审结,并由圣上核准,没有半点证据指向三皇子,再者楚王世子与三皇子一直就不交近,有什么理由包庇?倘若仅凭这些无根之说就行弹劾,赶明儿有人说真凶是二皇子,隔月说是四皇子,只怕连其余皇子都得受到牵连,言官还能一一弹劾不成?”

    秦相见吕简竟不上当,只好挑了个相对隐晦的自己人出面,于是彻底引发了远庆九年五月的一场杀戳。

    勃然大怒的天子先罢了上谏言官的职位,紧跟着彻察散布谣言的罪魁,并下圣谕勒令臣民不得妄传,警告一回无效,即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最先倒霉的是那些影射皇子夺储的说人,紧跟着又察出最先在民众中散布谣言者,却是贪图不知身份神秘人给的几两白银,这些为图小利损篾皇族者,当即被推去菜市口斩首。

    到了后来,就连一些趁着酒兴口无遮拦的望族纨绔也被逮捕处死。

    也总算察到了几个居心叵测散布谣言者,天子甚至没经审讯,直接下令当众处斩,这些人多多少少都与孔家有关,尽管朝廷没有定论,一众朝臣尽都噤若寒蝉。

    一连半月,宣武门外日日都有人头落地,浓酬的血腥味弥漫不散。

    旖景就算“禁足”府中,倒也没有闭目塞听,晴空与三顺两位日日都会将这些动静告之,可她家阁部自从这场杀戮开始,就与苏轹一同被留居宫内,已经半月没有归家,旖景无人商谈,只有通过邸报与家仆传回的风闻自己琢磨着时势。

    天子显然对三皇子还报有期望,庇护的态度昭然,而皇后也已经下定决意孤注一掷,要与三皇子不死不休,天子之所以没有治罪皇后与孔家,只是杀了几个鞍前马后做为警告,应当还是想着扼制事态,就算要让太子下马,也不想让三皇子与之对立,背上个夺储犯嫡的恶名儿,对将来的统治不利。

    可到了这个地步,事情也明显不会再向天子期望的方向发展,事态已经不由人掌控了。

    旖景最关注的当然是储位究竟会huā落谁家,倘若一如虞沨推测,三皇子会放弃帝位……旖景十分肯定三皇子不会放过太子,至少会让他失了储位,当然也会预算到皇后不会坐以待毙,那么接下来应当还有后着。

    若太子被废,大姐夫福王即使没有欲望野心,也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四皇子出身最尊势力也是诸子中最为强盛,还有蠢蠢欲动的德妃与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