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夸,实非善事(第1/3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生之再许芳华最新章节!

    “子若这孩子确是乖巧。”

    旖景在侍郎府交际应酬这日,老王妃也借着难得的晴天递了牌子入宫问安,干脆便将秦子若一并带了进来,刚刚在太皇太后面前磕了个头,老王妃又替她求情,得了许可去坤仁宫问安,那姑娘才跟着内侍退出暖阁,老王妃就不停嘴的说道秦子若的好话,对太皇太后逐渐阴沉的脸色置若不察。

    狠狠夸赞了一番秦姑娘怎么妙口慧心,巧手贞静,识大体懂进退,对孙子确是一片真心,好好一个相府千金弄得被家族所弃无处安身,却不存那龌龊的心思,自打旖景平安归来,她就对虞沨“敬而远之”,谨守本份,不但对老王妃尽心尽力,对旖景也是恭敬有加,如是云云诸多种种,老王妃一气呵成。

    长长一篇赞不绝口以江河绝堤之势无可抵挡的涌进太皇太后耳里,这位胸腔里顿时洪水泛滥,那滋味实不好受。

    那些年秦相还没有“外戚专权”的威胁之时,太皇太后也是真心认可秦子若的才华机智,对这姑娘的赏识也是出于肺腑。

    太皇太后自己没有女儿,便连个庶女都没保住,可她一贯又喜欢女孩,尤其喜欢那些并不扭捏造作才华卓绝长相清秀伶牙俐齿的闺秀,各种宫宴上,一旦有闺秀入了这位的青眼,不乏有获诏入宫的机会,陪着太皇太后趣话逗闷,要说其中最得太皇太后心意者,便是当年的旖景,甚至超出了严家的女儿们,简直被太皇太后视为亲出的孙女一般疼惜,再有卫昭与秦子若,也是个中翘楚。

    太皇太后自认眼光不俗,但唯一就在秦子若身上看走了眼,当年许多次当众夸赞她的才智风度,哪料竟是利欲熏心锦绣在外败絮其中的丑恶嘴脸。

    倘若秦子若单纯只是倾慕俊秀,才为那惊世骸俗自请姻缘的事,太皇太后倒也不会太过厌恶,比如当年的韦明玉,这位也没有心生反感,便是甄氏六娘闹出那样的风波,甚至被人“捉奸在床”,太皇太后问清实情是甄夫人陷害之后,也没有追究,放了甄氏六娘一条生路,主动替她遮掩,又促成了六娘嫁去邢家,总算也是个归宿。

    但秦子若这事,先是天子出面逼迫虞沨另娶,不成,紧接着就闹出她甘为侍妾一事,秦相府未将大逆不道败坏门风的女儿禁闭在家控制外传,居然高调地驱逐出族,秦夫人这母亲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求去王府恳请收容,太皇太后哪能不知这里头的门道。

    分明是秦家居心叵测,妄图与重权在握的亲王结势,以图将来权倾朝野,秦子若固然对虞沨确是心生倾慕,但动机并不单纯,太皇太后深知秦子若机智,并不比韦明玉的一根筋,哪会不知这般行为造成的影响,虞沨当时被天子那般逼迫,宁死不娶秦氏女,甚至连个侧妃的位置都不容,秦子若却贼心不死,闹出不图名份甘为侍妾之事,简直就是不知礼仪廉耻。

    偏偏还想立牌坊,四处传扬她至情至性的名声,秦氏一族也无耻到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境界,以为把秦子若除族就能保住名誉,也就只能骗骗无知百姓罢了。

    自打秦子若从家族净身出户,恬不知耻地把自己送去做了奴婢,太皇太后想到当初对她的赞誉,脸上就像被人刮了一个耳光,火辣辣的痛感便是寒冬腊月的冷风也镇不住。

    而这时,直率单纯的老王妃好容易歇了口,托起茶盏,太皇太后刚觉耳根清静,哪知老王妃润喉之后,一开口又是子若如何,太皇太后终于忍无可忍,打断了老王妃的喋喋不休:“今日是秦氏提出要跟二嫂入宫,探望她的姐姐?”

    当然不是,事实上是旖景的主意。

    但老王妃当然不会这么说:“哪能呀,是我听子若时常提起皇后,懊悔不已,说当初她的错失,不仅连累家族,就连皇后也因而受了不少人言,子若实在愧疚,我见如此,才想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