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嚣之外的朗读
董卿
很多年以前,岩松采访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问“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依然需要古典音乐”。那位教授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因为人性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
对于文字,亦是如此。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语句,就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碎片化的信息,虽然可以在几秒钟内被刷出、被看到,但它们的生命往往也只有几个小时。
2014年我在美国进修,在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些学生组成小组,每人带一本书,在草地上朗读、分享。教授的话与学生们在草地上朗读的画面,成了我的灵感来源。从美国回来后,我想观众对我是有新期待的,我能做些什么?能让大家看到什么变化?要不要做一个真正自己喜欢的,不管受众有多少,至少能让人看到我所思所想的节目?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做。我一向对人、对文字特别感兴趣,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唤醒大家对一些文字的记忆,重新发现字里行间的隽永之美。于是,就有了《朗读者》的方案。
一个节目的漫漫征程
2016年春节过后,我趁着回家休息的时间写起了节目方案,开始只有两页纸,口头跟领导讲述,他们觉得还不错,不论央视还是地方媒体都没有见过这样以朗读为呈现方式的节目——我要做的是一个以文字为寄托,用朗读表现感情的节目。我相信,文章的背后,是人。
两三个月的时间,两页纸变成十几页,成为一个详尽的方案。央视的审查制度是很严格的。从频道的节目部到频道总监到台编委会、台领导,逐一审查,立项时还要编委会投票决定。我记得立项那天是全票通过,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听说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要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节目,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想让我做这个事儿,都期望它变威现实,我突然觉得压力倍增。
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善于打交道、八面玲珑的人,但是制作人就需要顾及所有,从最初的团队搭建,到节目形式,再到录制、剪样。我们的统筹包括铁凝主席、余秋雨、王蒙、冯骥才、李敬泽、康震等老师,还有音乐总监姚谦、舞台总监王晓鹰院长。我反反复复地拜访、请教。他们都跟我说这个节目应该做,让我得到了很多信心。
可是真正上手了,就发现道阻且长。身为制作人,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我去钱、去谈。那时候每天睡眠不足,醒来一睁开眼就想节目的事,想着嘉宾、读本、故亭、后期.....访一个人一定是要做功课的,有时甚至得花一两天去反复阅读每一位嘉宾的资料。节目里一位嘉宾的采访只有六七分钟,但其实录制时每个人都是一个多小时。
但我最怕的,还是团队的不自信。这几年大学毕业的导演不少是做真人秀节具出身、真正做过人物专访,做过类的,几乎没有。很快,团队里出现了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的问题,一些人走,一些人放弃,这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_我可以承受所有领导、专家对载的质疑,但是很难承受自己的团队没有信心。我只能一遍遍阐述我的观念我的理想、说到最后自已心里都在打鼓。有很多时间,我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心里很纠结感觉那是一个漫漫划程,看不到光明到底在哪里。
你没有给,不代表年轻人不喜欢
开会的时候,我也顾及不了措辞的优雅、温婉,经常直截了当特别严肃地说:“不行,不好。”
“选读本,我的要求是不能太高端,也不能太鸡汤,她对不走朋友围的风格,我要的是能引起并鸣的经典_如果按照难易程度来说,应该是中学课本的水平。我要桌所有导演必须在会议上大声期读筛选出的文章,两分钟之后在座的人可以随意打断如果大部分人觉得听不下去,这篇文章就被淘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