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进城(第2/3页)  花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一堵城门出现在前方。尽管云帆已是降低期待,当看到这幅城墙时,是不自觉的有些失望,小李的脑子里没装着什么东西,云帆试过深挖,最后所得不多,这小城的事物他不算熟习。因此今天于小城的第一印象,是普通,是不起眼。小城自是没有宏伟壮丽的城墙,丈来高的爬着青苔,暗黑sè的墙体,破烂处年久失修,跟自家栖身之地颇为相类。格局小,加以败落,直观上没有作门户的威严,辰时已过,门户早开,当值者为三四十岁的守卫,握着生锈的长矛,懒洋洋地扫视进出之人,提不起巡查路人的兴趣。云帆不禁有些疑问,这个看起来似乎不大热闹,也谈不上繁华的小城,钟老头竟是凭借何许运气养活自己呢。

    穿过城门,街上行人已不少,引车卖浆者早起,挑担叫卖者亦来,走在石板街道上,云帆感到小城的生气因早起营生者的聚拢,而慢慢释放出来。两侧店铺大多与城墙保持近似的风格,谈不上破旧,比较起现代城市之高楼大厦,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却颇具古风。砖木结构的房子立在笔直街道两边,挂于门前屋檐下的灯笼是一种装饰,更是门户的象征,这是云帆随着钟老头行了半条街,转两三条小巷,约略对照所经过门户得来的看法。因人气的差强人意,云帆问到宁城的概况时,钟老头告之,该城方圆五六里,开南北及东三门,两直两横大街将城区分成九宫格的样子,与小街小巷若干,组成它的脉络;城北有河自西南蜿蜒而上,过北门前往东而去,形成天然屏障,城内户约八百,人口四五千,富庶者居北,贫穷的多在东角,城郊村庄散落,也是有些肥沃之地,以种植水稻为主,眼下将至收割季节。

    城南是县衙所在地,路过衙门时云帆往里面瞄一眼,庭院洒扫过,二重大厅里人在走动,如南门那个手握铁枪的兵弁,这个时代的公务员似乎较早上班。县衙附近行人更多,是后世所称的商业黄金地段,因此店铺集中,茶馆酒楼不少,药铺当铺有之,至于勾栏烟花之地,云帆揣度,虽未必就敢开在附近,想来应有其市场,不会缺少。钟老头选择此处混饭,按他的说法,是闹市中混吃容易,但相应的觅食者也多。

    与几个相识者打过招呼后,钟老头便在茶馆酒楼间的拐角处占了个位,且示意云帆过来。后世社会里占位乞讨者一般为老弱病残,最好就是扑街在地,摆个碗后再于地面写上此人催人泪下的故事,媒体曝光得多,批评这些大多形成团体的职业乞丐怎样的扮可怜骗取人的同情心,指责幕后cā一纵者的黑心与违法,尽管民众知道得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之,但因了人的良心不泯,每每不忘行善,施与者投币,捧碗的积少成多,一天下来或勉强温饱,或收入不菲,足可证明几千年来这个职业还是有前途的。云帆靠着墙壁坐下来,摆好饭钵,地面的凉意刺激着屁股,如此接地气,于脸皮不厚的他来说,不适感始终存在,不是咬咬嘴唇挺挺腰部就可以摔下来的。坐而乞讨非和尚般打坐,是要开口出声向路人讨要,抹开脸皮快速下手。打量四周,云帆发现同行们的衣衫褴褛,赤脚居多;他们没有沉默是金,看到衣衫鲜亮慈眉善目的路人,就如现在这般迅速地围上去,祝福讨好不要钱地送出去,以换取一两文钱。

    钟老头不动,云帆亦不动。

    云帆问道:“老头,金主来了,怎么不上前而清高地继续摆碗?”

    钟老头笑道:“老了老了,这幅骨头抢不过他们,我俩守株待兔如何?”

    “不会吧,您老人家就是这样混的?还不得饿死人啊。此处行人不少,就算他们都是善男信女,我们也不是度人脱离苦海的出家人呀。看我们一眼又不会让我们填饱肚子。”云帆揉揉腿部,接着道:“大早晨进城来,几里路的脚程这幅瘦弱身体有些吃不消,我还没发育呐。”

    “你小子,普通人家像你这样年纪的,不是已成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