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结社(第2/3页)  太平客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妾身的不是。”    两人间的气氛又变得轻松起来,金夫人说了些最近帝京城中发生的大事后,便向李如是告辞,戴好兜帽,坐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离开了李如是的宅子。    ……    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过了中秋节之后,进入深秋,秋雨的次数也要掰着指头数了,再过不久,就该下雪了。    原本如灰蒙蒙的天空,像是被泼上了一盆浓墨,铅云愈来愈重,片刻功夫,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吧嗒!”    一个雨点落在刘谨一的脸上。    一丝、两丝、三丝、越来越多,无数的雨丝倾洒下来。    秋风夹杂着秋雨,吹在刘谨一的脸上。    刘谨一快走几步,来到一座客栈中,    几乎是前后脚的工夫,酝酿一天的秋雨终于落了下来。    无数雨滴从天而落,将整个帝京城笼罩在一片细密的雨幕中。细细密密的秋雨打在屋檐上,然后顺着黑色的瓦片,连成一起,向下涌去。    虽说秋雨不似夏雨那般汹涌激烈,但其中的寒意却是深重。    刘谨一从怀中摸出半吊铜钱,丢给掌柜,要了一个二楼的靠窗位置,又要了一壶酒和一些吃食。    很快,伙计端着一盘酱肉和一壶酒送到了刘谨一的跟前。    刘谨一在托盘里放了一把铜钱,大约有二十来个,伙计立刻眉开眼笑道:“谢这位爷的赏。”    刘谨一道:“伙计,我有事问你。”    “爷您尽管问,小的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伙计毕竟在帝京城里见惯了世面,也会拽文两句。    刘谨一问道:“最近你见没见过辽东口音的人?”    也许是看在铜钱的面子上,也可能是出于刘谨一身江湖武人打扮的考虑,伙计没有随口敷衍,而是认真回忆了片刻之后才说道:“没见过。”    刘谨一点了点头,没有深问的意思,点了点头,“你可以走了。”    伙计应了一声,下楼去了。    刘谨一给自己倒满一杯,转头望向窗外的雨景。    先前在中州龙门府的时候,他奉上司的命令暗中接触儒门中人,探查儒门的消息,然后在一位江湖旧相识的介绍下,成功进入了一个儒门的外围组织。    自古就有结社行为,意思是结成团体。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小民百姓,都有结社举动。青阳教的发展便是通过百姓结社完成的。而士绅们的结社则是千奇百怪,有诗文唱和的,有读书研理的,有讥评时政的,有吹弹说唱的,有游山玩水的,也有好美食美酒的。甚至还有闺中小姐千金们的诗社,当年李非烟、石无月、韩无垢、李卿云等人较好聚会,今日的秦素、玉清宁、陆雁冰、赵玉等人,其实也是结社。仅在本朝,这类结社有名的就有三百多个,无名的就更多。    刘谨一所在的隐秘组织便是以结社为名,叫作“烟霞书社”,旨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中成员除了部分儒门中人,其余皆是儒门中人暗中招揽的江湖武夫。    因为刘谨一能力出众,很快就成为烟霞书社的核心成员,刘谨一本以为这个外围组织是属于万象学宫的,不过他慢慢发现,这个隐秘组织其实与万象学宫的大祭酒们并没有关系,反而与万笃门、听风楼、白莲坊有些交集,掌控这些隐秘组织的是儒门内的另外一些人,这些人权势极大,地位尊崇,不逊于大祭酒。    刘谨一找到机会将这个消息送了出去,也询问了这些儒门中人的身份,不过回复他的不再是那位天字号伙计,而是他的老上司,六位掌柜之一的副掌柜。副掌柜给出的命令是让他继续潜伏下去,以保全自身为重,不要露出破绽。同时副掌柜也给出了刘谨一答案,这些权势极大的儒门中人是为儒门隐士,共有七人,并称为儒门七隐士。这七人是由心学圣人指定,暗中守卫儒门之人,又称守门人,七人隐去真实姓名,以虎禅师、青鹤居士、白鹿先生、紫燕山人、赤羊翁、金蟾叟、龙老人为代称,以龙老人为首,也是客栈的首要大敌。    于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