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八家园(第2/3页)  回档少年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切都是拜高山的凰城集团所赐,高山很早就盯上这块肥肉了,他通过设局,步步紧逼,将红星电子置于绝境。    事情的起因是红星电子厂有段时间经营状况不大好,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厂长柳东盛为了筹措资金,曾经拟将红星厂区60余亩土地出让,当时各路买家开出的价码都在每亩25万元以上,这时候凰城集团闻风而动,通过工商银行江川市分行行长廖勇引介,前来商洽购地,声称出价不低于其他竞争者,希望获得独家开发权。    江川工行是红星电子最大的贷款行,欠了人家一屁股债,既然现在行长出面,柳东盛便同意与凰城集团独家合作,但柳东盛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凰城集团竟然借机开出了每亩10万元的超低价格,而且收购标的囊括了红星电子厂全部133亩土地!    这事柳东盛无法接受,他也不敢接受,如果被职代会和工人们知道,他的脊梁骨都要被戳破,事态因此而陷入僵局。    为推进收购,高山是智计百出,他联合廖勇,专门宴请红星电子厂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饭桌上,廖勇进一步将凰城集团收购的价格压至每亩8万元,同时承诺工商银行将制定一套还本免息、以物抵贷、呆账核销的债务重组方案,帮助红星改制。    但因压价过低,会谈不欢而散。    高山的收购计划再次陷入僵局,但手段老辣的高山并不是吃素的,柳东盛油盐不进,正面无法突破,他便在这个时候拉入了另外一枚重要棋子——森海电工。    当然,张云起觉得森海电工涉局之中,也有它自身的特殊情况,因为与它有关的另一起“土地运作”也正在展开。    森海电工前身为江川市森海电机有限公司,属于市属国营企业,同样地处商业旺区的飞鹤路53号,占地近88亩,市里面决定在森海电机厂址建设市属重点项目“新时代商业城”,要求其整体搬迁,进行江川市电工行业全面重组。    市里面批复的这个重组方案就是柳东盛之前说的,以森海为龙头,通过出让飞鹤路53号土地获得资金,对江川红星、江川电器厂、江川整流器厂实行破产收购,同时投资控股江川市微电机总厂,一并组建江川市森海电工集团。    一度觊觎红星电子厂地块而不得的高山和他的凰城集团,便借此次重组绝佳契机卷土重来。    当然,不一样的是,此时高山的谈判对象已不再是蒙在鼓里“被”破产重组的红星电子厂,而是森海电工,今年3月,高山的凰城集团与重组案的主角森海签署协议书,凰城以每亩11万元的价格,拿出1463万元支付给森海,作为红星的“职工安置费”。森海负责完成象山路24号的土地出让手续,进而将红星的133亩地皮由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住宅用地,再过户至凰城集团名下。征地、转地成本及相关费用,均由森海承担。    整套计划相当完美,但麻烦随之而来。    在市里面主导的电子电工行业资产改制重组,兼并落后产能的大背景下,红星电子厂的破厂重组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本挡不了,工人们也不是不讲道理,他们搞不明白的是,红星一亩地明明可以卖25万以上,现在被高山变了一下魔术,11万成交,别的不说,他们的下岗安置费凭空挖掉一大块,他们怎么可能答应?怎么可能不闹?    问题是,闹也要破产重组!    为此,主管部门亲自督阵主持召开红星电子厂职代会,连开三次,对厂长柳东盛和职代会秘书长李月华放话说:“这是最后一次协调处理,不换思想就换人!”    接踵而来的,便是森海在凰城集团和相关单位的授意下,强势入主红星,直接更换财务负责人,接管门岗、车库、仓房、配电室等重要位置,断水断电、停产停工停发工资,双方因此而争端不断。    持续到今天,红星已经陷入绝境。    当张云起和李季林赶到江川市“象山路24号”的时候,这块“风水宝地”正上演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恢弘进程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