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一年八月二十。
傍晚的定襄城秋风肃杀,旌旗猎猎,高大的城头,守军比往日添了一倍。各种防御武器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戍边的将士们手执横刀c长矛,一双双眼睛密切注视着视野范围内的风吹草动。郡城四门增派邢军严密把守,盘查过往人等,即使是奉命进城的“勤王之师”也要出示上峰调令,仔细校对,严防奸细渗透。如临大敌的战备气氛和严密部署透露出带兵将领严谨的治军风格和专业的军人素质。
一支五十余人的马队由远及近,飞奔而来,令城门和城头守军顿时加强了警戒,随时待命攻击。领头的男青年取出龟符,向城门校尉出示。城门校尉接过核对后,肃然起敬,下令众军收起兵器,放马队进城。
和城头的森严相比,城中的动静可以用空旷肃杀来形容。大街上,各家商铺和民房都已经关门闭户,一支支奉命赶来的勤王队伍纷纷向着城中的校场赶去。郡守府门前人来人往,来自前线的最新军情不断送来,从临时前线指挥部发出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地传出。军队频繁调动,一片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然而到底有多少兵马在调动集结,没有人能猜得到。
郡守府正堂已经成为了临时的前敌总指挥部。可用的军官都已经派出去了,只有几个幕僚人员在处理c汇报着前方送来的最新情报。一个四旬以上,身长八尺,方面大耳,留着三缕胡须的将军背朝外部,盯着墙上的地图,一言不发。多年的戎马生涯练就了他深沉坚毅的个性,不到关键时候绝不轻易开口,一旦开口就切中要害。此时他正沉浸在对前线情况的思考中。他的思考不同于赵括之流的纸上谈兵c闭门造车,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获取的最新情报进行分析判别,加以推演,形成准确c抽象的认识,像天上的卫星一样,把方圆数百里内的敌情我情全部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这种抽象思维方法在兵学上,称之为“庙算”。
“大将军,太原府段氏二小姐到!”
将军猛地转身,眼中露出喜悦的目光:“快请!”说着自己大步走出门外,在二进门处与匆匆走进的段婉曦c段宗扬c侯世昌碰上了面。
段婉曦向将军抱拳行礼,唱个大喏:“汤国公次女婉曦,奉命率精壮五十人先行,听候大将军调遣!”例行禀报完毕,又动问道,“马邑一战凶险万分。伯父别来无恙?”这位将军,就是八年前与段氏结缘,长期驻守雁门,总领河东边防的左骁卫大将军彭鼎辉。
彭鼎辉叹道:“国难当头,孰能无恙?如今突厥大军围困雁门,我部兵不满四千,援兵集结尚需时日,苦无救急之策,只得不避嫌疑,急召侄女前来,征询方略。”便带了她直入正堂,命幕僚将一切军情详细汇报,让她尽可能全面细致地了解情况。又取出一份水迹未干的竹敕给她,道:“敌军重兵围城,信使难出,陛下只得发竹敕投于滹沱河中,顺流漂下,召集诸军勤王。阴大将军率八千将士婴城死守,胡骑每日围攻。援兵晚到一日,圣驾便危一分。”
段婉曦看过竹敕,又问道:“目下勤王之兵,到者多少?”
彭鼎辉道:“连同本部将士,不足二万。且良莠混杂,部曲c公差c走卒c丁壮,参差不齐,兵械奇缺。我命中郎将吴信抽调数百将校编组操练,然乌合之众,急切难以成军赴战。”说到此处,不由得黯然叹气。
段婉曦道:“如此强弱悬殊,唯有避敌锋芒,出奇计胜之。”
彭鼎辉道:“正是。我思得一策,欲派人潜出塞外,寻得义成公主,散布内乱谣言,令始毕可汗忧疑而退。”
段婉曦道:“釜底抽薪,婉曦计不及此。但始毕可汗倾巢而来,志在必得,断难为一面之言尽弃前功。还需予以重创,使其腹背受敌,方能迫其退兵。”
“请侄女来,正为此事。”彭鼎辉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