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热度(第1/2页)  潜龙有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潜龙有凤最新章节!

    《东云旬报》这个主意,多少有些仓促上马的意思。

    沈其音也是听魏良说起京城里传抄夏伯严的新诗,才想到了办报。

    赚钱是肯定不可能的。现在的印刷技术还不成熟,成本根本降不下来。再加上广告的运用还没有真正火热起来,靠广告费来填补亏空也还不太现实。在东云楼里免费发放给食客的《东云旬报》,拿到别处去卖也只敢卖三文钱,卖一份赔一份。

    但为了宣传造势,沈其音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砸钱……幸好皇帝刚赏了她一千两银子,倒不至于从别的预算里挪用资金。

    十天出一张四版的报纸,工作量倒是不大。第一版朝廷要闻得跟闻怀远商量着来。第二版的杂闻趣事除了自己主笔外,多跟五娘聊一聊就什么都有了。

    第三版的四格漫画,沈其音自己画了两套,是直接挪用了某年校刊上的学生作品。谁知道宋知璃看了,竟深得其中精髓,转手就照着画了两套出来。虽然笔法还不熟练,但胜在更接地气。于是沈其音大手一挥,把第三版全交给宋知璃去折腾了。

    至于第四版,跟商人扯皮广告的事,还有谁比肖锦更合适呢?

    这么稍微分了一下工,没用多久,第一期的《东云旬报》就新鲜出炉了。考虑到这年头的识字率还不太高,便只印了一万份。可沈其音完全没想到,这一万份,居然供不应求!

    文人士子,商贾小吏自不必说,凡是认得字的,或者去东云楼领一份,或者寻那走街串巷的‘报童’买一份,三文钱而已,看个新鲜,还是挺有趣的。

    若只是这些人买,一万份也差不多够了。沈其音没料到的是,这《东云旬报》,在不认字的贫民眼里,居然也成了抢手货。

    一来嘛,三文钱一份,实在是便宜。虽然只有一张大纸,但正反面那么多字呢,都快赶上一本小册子了,划算啊!

    这二来嘛,不认字,这不还有画可以看吗?这么一大张写满了字的报纸,捧在手中,聚精会神,摇头晃脑,哪怕是看画,都显得那么有学问!

    也不知道这风气是谁给带起来的,反正在长顺街这种贫民窟里,一家家一户户的总要有个人举着张报纸在家门口端详,好像没有这玩意就显得自己低人一头一般。

    当然,也有那么几家求上进的,真的拿着报纸让孩子认字,哪怕一天只认一两个,一年下来,认识三五百个字,也能算是文化人了吧!

    不管初衷为何,百姓们肯读书看报,这就是教化之功!闻怀远亲自登门,给沈其音送了五十两银子的贴补,让她务必加印!

    虽然这五十两银子是一次性的表示,只代表了官府支持的态度,以后不会再发。但沈其音也不嫌少。这种官方的明确认可和鼓励,可比那五十两银子值钱。

    于是,加印的时候,沈其音特意在报头上加了一行小字:常宁县指定读物。

    知县大人特意拨了银子的,不是指定是什么?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就这么一行字,找肖锦买广告位的商贾多了两倍不说,文鼎街上好几家书斋都派了人来,请求分一些报纸在他们的店铺里寄售。

    可以这么说,《东云旬报》,火了!

    与此同时,沈其音的那篇《科学杂谈:浮力》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如果此时有微博热搜的话,那么科学,浮力,飞天等关键词一定会榜上有名。

    而这些议论的声音里,质疑占了大半。毫不客气地讲,如果腊月二十六那天玩砸了,那沈其音就会沦为笑柄,她的西雨书院也就别想再办了。

    竹屋里,孟回风读着手中的《东云旬报》,再看看对面端坐的访客,问道:

    “沈山长,你这是为了请我出山费尽心机,还是搂草打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