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思想转变(第2/3页)  较量无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发现有重大的破绽和疑点。

    考虑完后,他对沈英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觉,没想到这个年轻小伙子在不经意间便获得了他需要的情报,虽然从目前来看,这个情报所含的信息有限,但依然对他今后开展工作帮助不小,何况这名小伙子还冒死救助自己,足可见其心中的智勇,这样的人最好早日吸收到革命队伍中来。

    两人之间又聊了些别的,见赵尚国精神不济,沈英便扶他上床,好生安息。在临睡前,赵尚国从自己的身上摸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沈英道:“我这次进城来,也没带别的贵重之物,唯带此书,或可解你心中对抗日形势的疑问。”

    沈英接过来那小册子,但见册子上尚有血迹,想来赵尚国受伤时沾染,再看封皮上字迹,却是《论持久战》四个字。

    待到赵尚国休息后,沈英点起油灯,掀开那册子第一页,认真地看着: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c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沈英看着,暗自点头,觉得这些话都说在自己的心里,也正是自己目前迷茫的原因。

    在沈英掀开第二页时,一句话映入了他的眼帘: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在对战争的性质定义了,沈英心想。

    然后他又往下看,越看越是佩服,但见上面写着: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c退步c寡助和大国c进步c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是了,现在不就正处在艰难的时段嘛!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c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c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c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

    当沈英看到结尾时,再也坐不住了,感觉沉浸在自己心中多日迷雾一扫而空,激动兴奋的心情弥漫胸间,这篇文章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精准把握了时代脉搏,详细分析了战略形势,并预言最终的胜利必将会属于中国,读起来简直酣畅淋漓。

    当一个人知道他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而最终又是必胜的事业,那他的信念将会何等的坚定,也将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啊。

    不得不说,沈英被这篇文章彻底感染了。他以前总觉得中国这么大,不会就这么亡,但日本侵略者又这么强大,总觉得心里没底。但现在,他的心安定了下来,因为他相信,中国必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对于战争,自己怎样尽到一份心力呢。将来,应该怎样呢?沈英思考着,甚至到了天色微亮而不自知。

    在随后日子里,沈英一边照顾赵尚国养伤,一边平淡无奇地当着巡警,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波澜不惊,但其实在他的内心,天平已逐渐开始向那边倾斜。

    不得不承认,赵尚国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员,一位市委s记,无论他的理论知识还是他实际斗争经验都丰富而深厚,在他的引导和教育下,沈英感到一扇全新的大门向他敞开。

    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可以得到一位t委s记专门“开小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