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1/3页)  清末恶徒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清末恶徒传最新章节!

    等赵老汉到了县城已是正月初十了,这次把老伴赵大娘一起带过来,赵老汉是典型父权主义的农家汉子,之所以带上老伴是因为赵江的媳妇想到县城来看看,不能公公儿媳单独相处,不然唾沫星子能淹死人了,于是把老伴赵大娘 一块带着。

    话说上次来县城还是二十年前了,那时候和当时的三弟五弟打了点野味来县城换钱,光阴一闪,二十年过去了,三弟五弟都成一捧黄土了。自己又来到县城,这县城二十年过去了几乎没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六弟家的宅子,简直就是村里宅子的缩小版,宅子前六弟带着自己的大儿子儿媳孙女还有五弟的遗孀都在门前迎着,虽然感慨万千但是噎在嗓子里只出来一句话“进家去!”

    媒人、赵老汉连同隔壁的张伯芳在杨旭家的正厅商讨婚事,议定成亲的时间,年前的时候媒人和张伯芳已经确定了时间,但是张伯芳执意与亲家长辈见面商议,不过在原来的日期上确定下来。本来赵老汉对于见张伯芳还颇为紧张,但是张伯芳一副笑意吟吟的模样,立刻就把气氛缓和下来,两人有来有往的吃起酒来,但是毕竟说起来赵老汉也是晚辈,没多久就留下赵家一家人和杨旭商量大定的事情,双方在县城都没有亲戚故旧,张伯芳主张低调正附合杨旭的心思,自身就是县令,大操大办的话影响不好,赵老汉想大办来着,农家讲究面子,但是在杨旭的劝阻下,也就是顺了杨旭的心意。

    杨旭下来勘定“小礼”又称“定亲礼”。绸缎料子三担、丝绸成衣一担、金银首饰一担、刚换好的足赤银两两担、油包麻饼一类吉祥食物一担、最后好酒四担凑够十二担。按照赵老汉的说法怎么着也得凑个二十四或者三十六的数,一方面看着富贵,另一方面多气派,但是杨旭毕竟不喜欢花哨的显摆,定下十二担礼箱,杨旭亲持“过书”送上门去,按老礼还应该围城转一圈但是过于张扬与自己的性格还是不符啊!干脆出了自家门走个数十米交差了事,出门迎接的是张月菀的兄长张展瑜,礼箱在管家的指挥下抬进后院。

    张展瑜和杨旭闲叙了几句话,管家从里屋拿出女方的“回帖”,这俗称“文定”。其余的事情只待十日后拜堂成亲。虽然在县城没有亲戚朋友但是有名望的士绅望老,请帖是一个不能拉下。虽然平阳府城的知府,同知一类的官员关系不好,但是同朝为官,面子上须过得去,同样发出请帖。相邻的吉县、太平两县也不能拉下,一一去了请帖,虽说道台的衙门远在霍州,杨旭仍是发了一份喜帖过去。

    在忙的稀里糊涂之中,十天眨眼之间过去了,这一天天气高爽,家里的女人们把家里弄得一片红色海洋,大红的灯笼,沿着游廊摆出红色长蛇,柱子上贴满了喜字,家里人开始吃喜饭,杨旭给长辈敬喜酒,到了中午开始陆续有客人登门,好在杨旭的两个三进房子中间的墙壁一拆,硕大的院子,来多少客人都不在话下,隔壁的客厅也好招待客人,本地父母官结婚,认识的不认识的乡绅来了一大片,主要是别的县令来本地当官大都不声不响的,哪像眼前这位今天打这个,明天折腾那个,有卖地又开荒的。很多人数十年也未见改变这么大的人物,没见过的打眼过来见见,见过的过来熟略熟略关系,万一县里再有什么好处,自己也能插一杠子。

    至于县城周围的里长更是来了个齐,一些乡绅赋闲在家的官员纷纷道贺,即使不能来的也差家中子弟过来,席地陆续的摆好,贵客当然在内院,一些普通的客人安排在前院,县衙除了当班的,其余都在杨旭家里帮忙,人手还是不够,就连“教门大师兄”顾中允也在人群之中帮忙,杨旭看了一眼猜想顾菡心在忙什么呢?

    待到申时左右,杨旭着骑上用红布装饰的高头大马一帮子小辈下属跟着带着敲锣唢呐笙箫的一班人,吹吹打打,先是围着北城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