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正旦政令(第2/2页)  附身高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国,闻名天下的必定是高产农夫。利益所驱,风气必定如此。一念至此,他表情严峻,冷眼打量着国渊。

    国渊气质洒脱,给高顺躬身行礼后才跪坐客位。又待相陪一旁的荀彧和荀攸跪坐好,才开口说话,和高顺寒暄起来。由此看来,此人修养极高,也不是一位虚名之士。

    “高令君!子尼此次前来,主要是替家师送信,顺便替还在县牢中的张仲轩求情!张仲轩年少至孝,已拜入家师门下。子尼恳请令君开恩,赦其罪,让其能安心求学!”国渊目光清澈的看着高顺,斯条慢理的说话,不像是在求人办事。

    今日场景,高顺和荀攸等人早就推理过。郑玄闻名天下,自大儒马融死后,可谓是天下第一文人。世人都有乡党情节,一旦高密张氏相求,郑玄自然也不例外,定会出面斡旋此事。一念至此,高顺沉吟片刻,才缓缓说:

    “张仲轩原来未曾拜师学经!若是如此,本县姑且饶他一次,让他追随康成公学经!念高密县是康成公的家乡,本县欲在高密创办一所蒙学,教化未就学的垂髫小儿。望子尼兄回去后,替小弟在康成公面前美言几句,届时派几名弟子来施教!”

    国渊闻听此言,颇有几分好奇。他沉吟了片刻,还是未接高顺的话题。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应允此事。随后,几人又毫无营养的寒暄几句,国渊便领着张逸离去。

    “此人如何?”待国渊离去,高顺问身旁的三大智囊。

    戏忠年纪最长,已有一些阅历,最先开口说话,“国渊不愧已闻名于青州。此人性格谨慎,对功名看得不时很重,但腹中有锦绣!”荀彧只是点头赞叹戏忠之言却未说话。

    荀攸却含笑道:“此人颇爱惜羽毛,非是能共患难之友!”他这是在告诫高顺,不要在招揽国渊身上浪费时间。

    高顺听完三位智囊之言,也就对国渊失去兴趣了。他随后又道:“上元节是吉时,我等就选定此日为高密蒙学开业之日,如何?”

    “德厚兄真准备立宗开派传授子弟?”闻听此言后,荀攸有些吃惊的问高顺。荀彧和戏忠也是一样,目光中满是期待之色。

    “呵呵!”见此,高顺微微一笑。旋即,他拿出四本用高郎纸眷写好的书籍,递给身旁的三位高参。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