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二章 军营奇遇(第1/2页)  建文野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初的军户制度,带来一个士兵终身制的问题。与后世的募兵制不同,军户一经编制,服役到死,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京畿部队,在洪武初年,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士兵,但如今已经是洪武三十一年,这些士兵如今都已进入暮年,以明朝的卫生状况和医疗条件,这些五六十岁的老年士兵不仅战斗力低下,有些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朱允炆稍加巡视,就发现那些明晃晃的盔甲之下,都是一些年迈的面孔。

    “齐泰,这京畿卫戍,平均年龄是多少?”

    “回陛下,京城卫平均年龄三十五岁,都是能征善战之兵”齐泰顺口答到,为了糊弄朝堂,也为了震慑四藩,齐泰对兵部以外的各路人士,一向都是这番说辞。不过眼前这些老弱残兵,已经明明被天子看在眼中,眼见天子神色不对,又改口道:“臣万死,京城卫戍平均已逾四十”

    “四十?”朱允炆仍是不信。

    “实实在在是四十七岁,兵部有各军档案黄册,陛下可命人查实。再多一岁,臣不是人。”

    面对这种现状,朱允炆只能无奈的叹气,少顷,又道“你带朕到军营里去看看。”

    皇帝要突击检查军营,这也大出齐泰的意料之外。然而此刻的齐泰,既有欺瞒天子部队年龄的罪行在先,更不敢稍有阻拦,像个霜打的茄子一样低着头引着朱允炆来到军营中。

    一入军营,朱允炆就闻到刺鼻的味道。这种味道朱允炆十分熟悉,在前世一些较为落后的公厕中,就充斥着这种排泄物发酵的臭味。自穿越到朱允炆身上以来,日日居住在皇宫大内,便溺都由太监妥善处理,已经许久没有闻过这样大的臭气,不由得皱起眉头。

    不过,朱允炆的随从侍卫们,倒是对这种味道习以为常。实际上,除了皇宫大内和真正的豪门望族之外,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还都没有任何卫生和环保意识。即使是应天府大街上,也不过是在街边凿出几道露天的排水渠,百姓的各种生活废水c虎子尿桶,尽皆倒入渠内,顺流向护城河中。是以天子或者较为重要的人物出门,都需要预先净水泼街c黄土垫道。而今朱允炆巡视军营,也是突发奇想,哪里来得及预作处理,因此营中臭气熏天,倒也不是齐泰的过失。

    “军中向来是如此恶臭?”朱允炆问道。

    “微臣万死,军士训练劳累,不修边幅,微臣马上下令整顿。”齐泰的自称已经从“臣”改成了“微臣”。

    “军中人口密集,这样污浊,若是疫病滋生,恐怕会大乱。”朱允炆道:“今后军中便溺,不要积留,要运得勤些。”

    “微臣谨遵圣喻。”

    虽然军队仍然在大教场集结还未散去,但军营并不是空无一人。军制每千户都配有医官c火绳匠c马夫等配属支援人员,这些人虽然具有军籍,在作战时也随军活动,但并没有资格参加演武c点兵等仪式性场合,今日天子巡阅,更是没有他们的份。

    朱允炆随意靠近一座营房,就闻到屋内传出浓烈的烟草味道。

    “这军中竟有人抽烟?”朱允炆又皱了皱眉,抬腿走入房中。与想象中烟枪围坐的场景不同,只见屋内一个长须老汉蹲在地下,摆弄着一团火堆。火势不旺,只冒出浓烟。一旁的土炕上,躺着另一位短须老汉。

    “你叫什么名字,在军中任什么职务?”朱允炆问道。

    那长须老汉一抬头,见到一个少年将军一身亮银盔甲,一时有些害怕,道“回回大老爷,小人李四五,是是本军医官。”

    “甚么大老爷,这是皇帝陛下!快行礼。”身后的齐泰赶紧纠正。

    “皇皇皇帝爷爷!”李四五吓得呆了,不住磕头。

    “行了行了,不用多礼了。你说说,你在这屋内干甚么?”朱允炆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