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 给个机会就成 (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第3/4页)  我为国家修文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刻,青釉雕塑龙纹罐的碎片,基本已经拼对粘接完毕,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配补。

    向南围着龙纹罐看了一圈,心里面大致有了个方向。

    整个罐身,有三处需要配补的地方,一处是瓶口下方有一处一元硬币大小的缺失部位,一处是罐身上其中一只雕塑龙的尾巴不见了,最后一处是,罐身上平行波浪纹缺损。

    瓶口下方的缺失部位很容易补配,但另外两处缺损,却是罐身上的立体部位,相对而言,就要复杂得多了。

    立体部位的补配,需要用到古陶瓷修复配补法中的范模翻制法。

    所谓范模翻制法,就是根据器物残缺部位先制出内范,再用内范翻制外范,使用外范翻制出器物缺损的部位,然后再将其粘接到残缺部位上。

    这种方法,多用于器物的耳、足、首等立体部位残缺的配补。

    用在青釉雕塑龙纹罐罐身上的平行波浪纹的补配,非常合适,因为波浪纹的纹饰都是一致的。

    但龙尾的补配就不是很合适了,因为雕塑龙是有动作呈现的,它的尾部的动态表现肯定跟另外一条龙不一样,必须要符合这条龙的神态,动作。

    范模翻制法制作出来的龙尾,就会显得很死板,没有精气神。

    因此,在龙尾的补配上,向南决定先用范模翻制法制作出龙尾的形态来,然后再采用塑补法,对龙尾进行再加工。

    塑补法,也是古陶瓷修复配补工艺中的一种配补方法,它是采用各种雕塑技法进行修补的一种方法。

    塑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配补材料直接粘接在器物残缺部位,待其固化到便于雕塑的硬度后,再进行雕塑成形。

    二是把配补材料先雕塑成形,再粘接到器物上。

    像青釉雕塑龙纹罐罐身龙尾的补配,向南思考了片刻,还是决定先粘接到罐身上,然后再进行雕塑。

    雕塑这玩意儿,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操作,才可能更加符合原来的精气神。

    要是先雕好了,再粘接上去,怎么看怎么像是狗尾续貂,肯定看不习惯的。

    定下了修复方案,向南便不再犹豫,从工具箱里拿出AB强力胶和牙粉,便开始调制起配补材料来。

    ……

    “那个向南,是古画修复专家?”

    在2号修复室里,理论知识考核排名第二位的李德坤一边不紧不慢地往碎瓷片上涂抹着粘合剂,一边有些好笑地想道,

    “毕竟是年轻啊,觉得古画修复玩够了,想来古陶瓷修复这一行来趟趟水?哪有你想得那么容易。”

    李德坤今年56岁,是荆楚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的资深修复师,从事古陶瓷修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

    尽管他没能成为国家级专家,但李德坤的修复技术那是没得说的,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在荆楚文博圈子里,大家都喊他“快手坤”。

    当然,有的时候,快也不一定是好事。

    李德坤就是因为做事太快,曾经出过几次错,这也使得他在文博圈子里的名声好坏参半。

    他没能成为国家级专家,估计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做事不够细致、耐心。

    “怎么能因为一两件错误,就彻底否认一个人的能力呢?”

    李德坤也很郁闷,但也没办法辩解,错了就是错了,越说越错,不如不说。

    这一次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他原本是没想来的,小孩子的把戏,他都一把年纪了,来参与这种比赛干嘛?还嫌不够丢人吗?

    可后来,他听人说,这次大比的一等奖,有可能会被推举到国家文物局,申请专家称号。

    先不管真假,反正李德坤是真动心了,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啊,宁可信其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