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合作社(第2/2页)  生活的漩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费里包括的一份意外险。周晨那两千多块钱的医药费是父亲周建军挨家挨户借来的,虽然爷爷周振兴有退休金,但是因为是病退,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自己生活加上给孩子们的学费,基本也没剩下什么,现在有了这个保险的赔付,也算是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母亲孔书梅还调侃周晨,说周晨是一个漏底的钱罐子,出生的时候优生计划生育,如今骑自行车栽进了路沟里,还摔伤了左臂,从小就不是个省钱的种。

    周建军领取到赔偿金后,骑着家里的二八自行车就出去了,把借邻居家的钱先给还上了。

    周晨的发小孔伟的家就在周晨家前院,最近把房子又加盖了一下,三间大瓦房外加害了一个西屋和门楼,门楼和西屋的房顶是持平的,孔伟的父亲叫人在上面加盖了两间小平房。最近两天家里办流水席,因为孔伟父亲孔连胜是镇上的支书,人脉比较广,来吃饭随礼的人不在少数。

    趁着村民们都在,孔连胜在流水席上宣布了一件事情,明年要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

    孔家镇自古就有生产粉条的产业,只是后来年代纷乱这产业也就丢了。孔家镇的土地是沙土土质,适合红薯的生长。所以孔连胜就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红薯,并且帮扶村民成立红薯粉条生产作坊,让镇上做过粉条的老人提供技术支持。镇上以大队为组,群众自愿参加,至于建设资金上会有相应的补助,并且生产出来的粉条,除了一部分用于内销以外,其他的镇上会负责联系经销商。

    次年

    周晨的父亲周建军所在的大队,经过几户人家的商讨后,就成立了第一家红薯粉条生产作坊,后来镇上陆陆续续的成立了多家红薯粉条生产作坊,最多时多达十几家。

    但是从红薯到变成粉条却没有那么容易。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化的设备,基本上是全部靠手工完成,红薯收获后需要洗净、打碎、晾干,再用石磨或者把石头碾子用绳索等工具绑在拖拉机后面,把红薯碾压成粉,再经过水洗、过滤、沉淀,最后把沉淀下来的红薯淀粉再晒干,整套取粉的工序就耗时耗力,还要祈祷有个好天气。

    因为红薯成熟的季节性原因,等到要把红薯粉制作成粉条时,就进入到了寒冬腊月。

    寒假无事可做,周晨就和姐姐一块去给父母帮忙,凌晨两三点钟,姐弟两个被父母叫了起来,迷迷糊糊的穿好衣服坐在板车上,就被父母拉到了作坊。

    从远处就可以看到作坊里冒出来的滚滚热气,来到作坊,入口处有一个大水缸,里面是用红薯淀粉和好的面,再往里看,正入眼帘的是一口烧着热水的大铁锅,两个大人站在锅灶的两边,左手拿着一个瓢状的器皿,盛满了用红薯淀粉和的面,右手拿着一个木头锤子,匀速的敲打着器皿里的面,几十个长长的细线落入水中,然后有人负责用木棍把水中的粉条捞起,放入流动性的凉水池里,最后整齐划一的架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凉水池里会有一些面鱼疙瘩,就成了周晨与姐姐的小零食,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筋道”。

    作坊的外面有一个用塑料布盖着的小山包,里面存放着因前些天天气不好没有进行晾晒的粉条,现在早就冻的硬邦邦的啦。

    只见周晨的父母拿着一根木棍,逐一捶打着,把粉条上结的冰打掉,周晨与姐姐负责把捶打好的粉条装车,最后运送到晾晒场地,挂在架好的铁丝上进行晾晒。

    忙完这些之后,东边的天空已经渐渐亮了起来……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