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灾民(第1/2页)  宋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晚上十点还有一章!

    三个月前,江东大水,七县受灾,大水冲毁房舍农田无数,数以万计的灾民背井离乡,从各处逃往到江宁c苏州两地。

    苏州北城外三里地内,俨然成了难民的容身之所,破旧的帐篷里,临时搭建的草亭中,大道两旁,柳树下,到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灾民,他们或是躺在地上,或是靠在树边,或是蜷缩在草席中,各个蓬头垢面,目光呆滞。

    大部分青壮都在城里做些工,以养家糊口,而呆在难民营中的,皆是老弱妇孺,时不时几声孩童的哭啼,或是老人病痛的呻吟,给偌大的营地上笼罩着一种阴郁而凄凉的气氛。

    “吴大人,都过去了三个月,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灾民?”,眼见这般景象,程国忠眉头大皱,不禁怒声训斥起来。

    吴天德噤若寒蝉,苦笑连连:“大人有所不知,至从这些难民涌入苏州后,本官并没有将他们驱赶,而是给他们搭建帐篷和草亭,又每日开设粥厂,可以这么说,本官是尽心尽力!”

    说着,吴天德低头叹口气,继续说道:“这里的难民,有两千之众,每日的花销巨大,而州府的库房已然捉襟见肘,无以为继了!”

    “上个月,朝廷不是下发了赈济银两和粮食吗?”

    程国忠斜着眼瞥了吴天德一眼,冷不丁哼了一句:“这些银钱,莫不是被你私扣了去?”

    吴天德闻言,顿时吓了一跳,嘴角抽搐几下,赶忙解释道:“程大人明鉴,见到百姓们受难,下官亦是沉痛在心,怎会昧着良心贪墨那些救命银钱呢?更何况程大人火眼金睛,在您眼皮底下,就是给下官一百个胆,下官也不敢呐?”

    说罢,吴天德缩着脖子,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程大人,说句大不敬的话,朝廷那点赈灾的银子,对这数千灾民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就算是丢到水里,连响声都听不到呢!”

    程国忠乃贫苦出身,就算身居高位,亦是十分体恤百姓,眼见百姓们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心中仿佛火燎一般难受,当即抓着脑勺,劈头盖脸的质问道:“吴大人,敢问一句!江宁府能安置好灾民,你苏州为何不能?”

    吴天德似乎早已想好措词,不假思索的回道:“程大人,江宁府财大地广,苏州岂能与其相提并论?”

    看吴天德这副嘴脸,他安置不好前来逃难的百姓,倒像是理所应当一般。

    当即,程国忠背着手,眉头紧锁,来来回回的踱着步,而吴天德立在一旁,默不作声,眼珠子却咕噜咕噜乱转,不知在琢磨些什么。

    “有了!”

    片刻后,程国忠目光一闪,定定说道:“吴大人,苏州可以效仿江宁府,把这些灾民安排到下设的村镇中,苏州良田万顷,难道还容不下这两千个灾民?”

    吴天德眼神一紧,一脸为难的说道:“程大人有所不知,苏州虽说有良田万顷,但大都在几个富户手里,下官。。。下官。。呃。。”

    程国忠火爆脾气,见吴天德言辞闪烁,顿时一股邪火从脚底直窜到脑门,怒声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马上下一道官令,老子倒要看看,那些个富户敢说一个不字!”

    “程大人暂且息怒!且听下官一言!”

    吴天德话语一顿,哈着腰说道:“那些个富户捐钱捐物,而且时不时的给灾民开设粥铺,说起来,他们出的力并不少!如果官府对他们强加施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呀!”

    “你。。。!”

    程国忠正要破口大骂,忽见吴天德神情隐晦,当即目光一凝,寻思起来。

    半晌后,程国忠收起怒容,转而咧嘴笑了笑,而吴天德一见,心中顿时有些发虚,脊背处竟隐隐泛起一阵寒意。

    “吴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