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狼狈相争(二)(第1/2页)  风云湘鄂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超武饶过柯德明后,又命他去高罗协助三团长乐华平重新布防,确保高罗无事,若高罗有失,沙道集镇就朝夕难保了。柯德明谢过张超武和五姨太,便连夜顶风冒雨骑马赶往高罗。而覃发友这次在黑风口大败,让张超武对他也很不满意,便让二团撤回集镇内,由以前驻扎在集镇内的郭先华一团替换他驻守东岸。

    董大中在正组织群众分发粮食时,见沙道集镇方向是电闪雷鸣,便派通讯分队长于小二与通迅员张营生去黑风口打探消息,正好遇上黑风口的战斗。战斗结后,向海山的二中队继续守在黑风口,于小二和张营生便回到罗平覃家集向董大中报告情况。董大中得知敌人退去,便着手开展工作,要将罗坪建成稳固的根据地。罗坪一带人口众多,约有一万多人口分布在二十多个村庄,若在此建成根据地红军的力量一定会迅速壮大。

    第二天,董大中就着手开展工作,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建立农会。红军虽然以前在罗坪一带活动过,也打过土豪。由于没有长期驻扎,老乡们虽然都听说过红军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其实很多人对红军了解并不多,董大中和王冲让部队发扬以前在鹤峰时的老传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红军刚到罗坪时,打倒了王占元与覃正勇这两大土豪,获得了很多粮食。其中绝大部分都分给了当地百姓,只留下一些作为部队的给养,但主要是稻谷。便请了两名孤老太婆帮红军加工稻米。这两名老太婆将舂好的大米用筛子筛出米头子(少量没舂好的稻谷),她们怕筛出的米头子太多,红军会让她们继续舂米头子,而没敢多抓出来,一整天只留出了两箩筐米头子。而红军除了给她们工钱外,还将这两箩米头子送给了她们。通过这一件小事,让老乡们真正认识到了红军是他们自己的队伍。通过军民们进一步交流,红军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信任。经过近十来天的工作,罗坪一带就有六百多人参加了红军,还成立了赤卫队。

    赵岩一连几个夜晚都在两河口通往龙潭坝的峡口外袭扰,并将仅有的几颗手榴弹一起投向峡口,制造出一派大举进攻的架式。同时,董大中又故意放出消息,说贺龙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沙道附近的某处深山老林中休整,随时准备攻占沙道集镇和龙潭坝。

    张超武接到上峰的情报,说贺龙已经被多路国军追至河南境内,已远离了沙道。不过张超武对上峰的情报也是持怀疑态度,他知道贺龙没那么不经打。贺龙用兵一向神出鬼没,说是在河南,不知在什么时候可能就出现在自己的防区了。而董大中的这一连环计让张超武彻底否定了上峰的情报,相信贺龙红军的大部队至少有很大一股真的来到了沙道周边的某处深山老林中,随时准备进攻沙道集镇与龙潭坝。于是又将郭先华的一团调一个营去充实两河口峡谷口处的防御,同时让柯德明负责强行拉夫征兵,扩充势力,搞得宣恩及周边各县百姓怨声载道。张超武为了稳定其他几个县保安团长的心,对于除宣恩外的其他四县,只在鹤峰c五峰c龙山这三个县,每个县象征性地征集三百名新兵。由于来凤县城离沙道很近,易于控制,因此主要兵源还是在宣恩县和来凤两县内征集。

    在宣恩各地近十天的强行征兵,集中起来也不过百人,这让张超武很不满意。便命人传令,让柯德明来向他报告征兵情况。

    柯德明战战兢兢地来到张超武的面前报告说:“旅座,我给各地的保长都下了命令,要求按每保的人口比例征兵,可是壮丁们听说政府要征兵都纷纷逃跑或躲起来了,根本就找不到人。”

    听了柯德明的报告,张超武皱眉不语,突然他的眼里凶光毕露,阴声说道:“对这些刁民,不用点狠的是不行的。”

    听到张超武用如此口气说出的话,柯德明只觉背脊一寒,不觉冷汗从毛孔里点点渗出。低声问道:“旅座,对这些刁民怎么个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