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节(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上圣安。”安宁抱着一个蓝色包袱,站在养心殿的暖阁中,一边跪拜一边瑟瑟地说道。

    瘦了;眼珠子里也少了一股子灵气。沈觉非有些难过,说道:“回来就好,先去歇息吧,晚上再过来伺候。”

    阿宁眼睛中飘过一丝喜气,终于没再说什么,就退出去。沈觉非看着他背影,心中也是感叹: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完全信任地也就阿宁唐郎陈于陛三人,自古君臣难以善终,他希望能打破这个祝咒。

    唐郎现在在训练羽林卫,挺买力的,对沈觉非制定的计划书执行得一丝不苟。不过唐郎在治军上才干非长,因此尽管买力,效果却不如李光和张简修二人。张简修是张居正的儿子,多少遗传了些优秀基因,遇事喜欢琢磨,又是公子派头,对沈觉非的那些计划就不那么遵守,意见不少,沈觉非也由着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于李光,那是国舅的儿子,论能力论地位,在三人中都是第一;但是由于李家涉嫌了冯保一事,虽然沈觉非不追究,但李光心中却是难安,时怀忧虑,在训练羽林卫一事上也是少说多练,有想法也是让张简修唐郎二人向沈觉非提出。对李光的心思,沈觉非一清二楚,他认为这样正好,不打算改变什么。这三人,他是最看好这李光的。

    而陈于陛现在为内务大臣,要负责万历的生活起居,还掌管着数万太监宫女,忙得脚不沾地。他性子虽平和,但却要强,沈觉非交待的公事再繁重,也要亲自完成,不肯懈怠。

    但沈觉非自然不肯自己的亲信如此辛劳,他可是自己重点培养的人才,要是现在就鞠躬尽瘁,弄成了英年早死,岂不可惜?

    十一月初一日,再收拾了冯保后半年,基本铲出宫中反对力量后,万历帝发出中旨,诏告天下,从即日起,裁撤内监廿四衙门,另行组建内务府以代之。

    陈于陛出任内务大臣,正二品。如果不是考虑到他还年轻,朝中前辈故老很多,沈觉非就直接给他一品了。命魏国公徐维志为内务府副知事,称协理内务府副知事内大臣,位阶从二品,又命黔国公沐朝弼为内务府副知事,称协理内务府副知事内大臣,位阶从二品;让两人遥领府事,因为魏国公世镇中都和南京,黔国公要世守云南,都不可能轻离重地,到北京来管理内务府。要他二人出任内务府职位,纯是为了衬托陈于陛。

    下面复设参事八员,分别由朝z文官及宫中宦者各半充任。由朝官担任的内务府参事称内务府参事内大臣,位阶从三品,位在从三品以上的不减其品级,位在从三品之下则进其品级至从三品;由宦官担任的内务府参事称内务府参事太监,位阶正五品,另赐紫袍一袭。因为女官还没有培养出来,而且当时风气下,女子为官也有些骇人,所以沈觉非明智的放弃了。

    首批参事内大臣为王锡爵c许国c张家屏﹑沈鲤四人。这四人可都是万历朝有名的人,出将入相的;首批内务府参事太监是安宁c张诚c孙海c客用四人,俱是万历的亲信。由于参事内大臣在品级上远高于参事太监而且担任内大臣的大多是朝中重臣,所以大大的压制了宦官们的气焰,使其不敢得意忘形。

    另外为了规范内务府的行为,特此规定,第一,各位内大臣都有权过问内务府及其所属各司局的各种事项;第二,今后凡内务府管辖范围内的大事情均由诸位内务府参事“先行合议,后白与帝,方准施行”。这样就从体制上杜绝了宦官专权的可能性。

    原先内监廿四衙门包括司礼监c内官监c御用监c司设监c御马监c神宫监c尚膳监c印绶监c直殿监c尚衣监c都知监等内十二监,还有惜薪c钟鼓c宝钞c混堂四个司,兵仗c银作c浣洗c巾帽c针工c内织染c酒醋面c司苑等八个司管理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上至皇帝太后的生活起居,下至宫女太监的柴米油盐,可以说皇城外面有的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