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节春暖花开之八(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歧不敢隐瞒,仔细地汇报了近日主要大臣的动向,有何特殊的举动言行。万历听了,说道:“朕知道了,继续监视下去吧。”

    “是。”安歧恭谨地道。

    明朝创建锦衣卫东厂西厂的目的就是监视大臣,万历撤消了东厂并且取消了锦衣卫的独立司法权,只保留了其收集情报的权利。身为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被人蒙蔽,还记得鲁迅先生文章中农村老妇所说的对付皇帝的办法:把菠菜叫做“红嘴绿鹦哥”,在言语上做欺蒙工夫。而在鸦片战争中,大臣欺蒙皇帝更是达到了顶峰,前线官员基本上都靠谎言过日子,只有林则徐还大体诚实。有此认识,当然不会轻易相信大臣的奏报,总是习惯揆之事理,再与锦衣卫的情报相印证,确定无误后,再下决定。

    这是依靠君主的精明解决问题,当然不可能根除问题。

    其实对此问题,万历深刻的认识,也有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如今的局势却不容许他那么做。万历知道历史的趋势,知道该如何取舍。一个帝国要想浴火重生,就必须一个强大的稳固的中央政府,用几十年的时间,全力向一个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生!当然,这其中也就必然会有取舍选择,选择权就在万历自己手中。

    为国家为民族的未来选择一种模式,对了是民族的福气,选错了是自己的无能,不必拿什么历史局限性什么文化什么人民的觉悟等等来推卸责任。“朕一人对此负责!”在想明白了后,万历心道。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那管身后的滔天风波!

    有了这一翻认识,万历的手笔就大了起来。朝廷乱一点又何妨?重用年轻人又如何?好大武功又如何?喜欢酒色财气又如何?鼓励商业又如何?纵容海盗又如何?重用锦衣卫又如何?锦衣卫就是他的耳目,替他看着帝国发生的一切,替他听着帝国内的所有声音,像是一条条神经将帝国各处细微的变化迅速的反映到中枢。

    不过,万历也渐渐觉察到了自己对锦衣卫的依赖,暗自吃惊的同时,已然决定改造朝廷的检察队伍,使之与锦衣卫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如今的左督御史海瑞人品不用说,办事也一丝不苟,但在方法上却有些不足;而且明朝的言官虽然敢言,但也有空言不负责任,迂腐不切实际等毛病;言辞激烈,但所争论并不是国家利益而是个人意气,这毛病越到紧急时候越明显,危害也越大。若不加改变,言官御史不光起不到检察的作用,反而会败事。如同北宋末年,金兵旦夕南下,而宋室战守不定,朝命朝令夕改,议论未定而二帝已经北狩。如此教训,当然会让同是帝王的万历心惊不已,决心改变。

    这一翻心思,不是安歧和陈于陛所能明白的,万历也无心对他们细说,再询问了一些政务后,即便让他们退去。

    安歧和陈于陛一同出宫,安歧先道:“皇上棋艺果然比元忠高明么?”

    陈于陛似乎听不出安歧话中含义,老实说道:“陛下棋艺看来没有特别之处,不过数十手之后,便感觉差距渐多,再过几手,就败局已定。棋局终了,我虽无明显败着,仍然大败。”

    “原来如此。”安歧道,“表面看来的普通之处,实际上确大有深意。我听说皇上决定让六部九卿商议邱橓之事,不知结果将会如何?”

    早知道安歧别有用心,陈于陛微笑,说道:“你我不必担心这些,过几日自然会有结果。对了,李光的事情还请多多用心。”

    安歧也是聪明人,不在多问。四月的天空,突然乌云四合,将太阳遮蔽,只天角露出一条金色的缝隙,天地暗淡了下来。“要下大雨了。”陈于陛说道。

    “是啊。”安歧说道。两人并立廊下,风卷着他们的宽袍大袖,锦衣博带上下翻飞。

    一道闪电霹雳直下,接着就是久违了的轰鸣雷声,豆大的雨点刷刷而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