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节阅兵(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承天门。

    看着下面广场上密密麻麻黑点一般的人群,城楼上的万历情不自禁的挥动手臂,自豪之心悠然而生。在他的身旁,一边是内阁六部大臣,另一边是以常洛为首的诸位皇子已经皇室宗亲,身后这则是陈于陛等亲近近侍;在二层城楼上,两宫太后并后宫妃子坐在珠帘后面,高兴而又好奇的观察着广场。在承天门对面的大明门上,还有观礼的南洋各国,朝鲜琉球等国的使者,以及留京的西洋传教士,宫廷画家等人。

    元宵佳节,本来就是百姓欢乐的日子,每年的元宵灯会已经是京师的一大景观,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京师就是想观赏灯会。为庆贺战争的胜利,今年的元宵节,万历决定举行一个阅兵式,宣扬武功。地点就设在了承天门广场。

    承天门前望大明门,后有午门,左右分别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凸形的广场正适合用来阅兵。中午过后,宪兵们就开始行动,设立卡哨,检查和监督进入广场的百姓。到这时候,广场上已经挤满了,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看见黑压压的一片,只在宪兵的指挥下,长安左右门之间留下了一条大道,为阅兵所用。

    当万历出现在城楼上时,万岁之声惊天动地,这些从内心发出的声音高昂激烈,震耳欲聋。万历的脸上微微显出一些红色,那是得意抑或激动的结果,从这些声音中,万历听出了明心所向,自己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也许距离最高峰还很远,但已经达到了人们所希望的高度。二十年与民休养生息,二十年南征北战,终于让朝廷,让自己,获得了百姓的认同,那是他们的国家,那是值得他们效忠的君王。

    此情此景,万历学习伟人,在城楼上挥手。手挥向那一边,那一边就沸腾起来;万历本身的魅力,加上传统君王巨大的号召力,足以让任何一个臣民激动起来,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天子是在向自己挥手,是在示意鼓励自己!这个时候,就是最自私最冷漠的人也不可遏制的产生了为国效忠的想法,很多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自申时行以下的文武官僚也是神情激动,风吹着他们的红紫的官袍,白色的胡子。年轻人兴奋溢于言表,老年人也仿佛年轻了数十岁,一扫平日的萎靡。百姓的欢呼声太大,已经无法言语交流,他们彼此的目光传递着相同的信息,一个新的盛世来临了。是啊,大明朝自从英宗以来,就日渐衰老,蒙古人数次兵临都城,民生也日益困苦,朝纲渐趋紊乱;虽有孝宗短暂的中兴,可经不起武宗世宗的折腾,国家之衰微,为有识之士所共见。不想今上天纵英才,任贤选能,二十年时间,革除弊政,国泰民安,控蒙古,灭女真,定朝鲜,驱倭寇,武功直追太祖成祖,可谓真正的中兴了大明。

    “皇上,阅兵的时间到了。”唐郎提醒道。

    万历挥手示意百姓平静,用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广场才基本安静。静等着阅兵的开始。在礼炮之后,从长安左门走出一队战士,当先一名将官昂首挺胸,高举一面日月双悬金龙战旗,他们队形松散,军服各不相同,行走的姿态也各异,更奇怪的是他们之中有的人缺了胳膊,有的少了一只眼睛。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这些军人缓缓走到承天门前。

    万历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向这些老兵致意。安排老兵做为阅兵队伍的第一个出场者,是万历的意思。这些老兵为国征战,国家不应该忘记他们。参加完阅兵后,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将离开军队,或者回家,或者到东北的军人农场去。

    老兵们举起了他们的手,回敬天子。

    这时,广场上的百姓像是明白了万历的用心,再次爆发热烈的欢呼声。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声来,将掌声献给老兵。

    接着老兵出场是是一队黑色的骑兵,他们的旗帜上除了大明军旗所共有的日月金龙外,还绣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虎,那是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