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节审视天下 一(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节审视天下(一)

    清明。帝亲祭孝陵,以万历十九年天下坤舆图为祭品。陪同者,勋臣以南京守备魏国公徐维志,常遇春之后怀远侯常玄振为首;大臣以南京吏部尚书杨巍,礼部尚书陆树德为首;武臣则以江南水师提督李舜臣,南京禁卫军统领朱扬为首;近臣以内务大臣陈于陛为首,外臣以李化龙,金钟国,南洋都护苏河为首,另有随苏河前来觐见的安北莫朝,占城,南掌,吴哥,暹罗,北大年,柔佛,爪哇等国家,随金钟国前来的琉球以及朝鲜使者陪祭。

    祭祀完毕后,君臣宴会,万历突然问道:“太祖孝陵之下,有孙吴孙权之墓;想江东孙氏纵横江表,亦为一时之雄杰。为何至于败亡?诸卿试为朕言之?”

    南京禁卫军统领朱扬乃宗室远属,气血方刚,英气勃发,出列说道:“臣启陛下,霸王孙策开启江东,以武立国。孙权英武不如其兄,尚能审时度势,挫败强敌,抱有江东。所依赖者长江天险,君臣和睦。及其后世之君,既无先祖之武略,又不能和睦君臣,徒依长江之险。古语云:在德不在险,孙氏不亡云何?”

    万历笑道:“吾家千里驹。”即命赐酒,赏赐宫锦一百匹。皇家在江南设有织造局,万历针对性的做了一些变革,保留大体,如今每年贡献宫中大约在五万匹左右,为皇家用度和赏赐之用。

    南洋都护苏河则说道:“启禀陛下,孙吴之亡,固然有为政者的过错,也是因为实力不够。孙吴之时,江南还是蛮荒之地,这三吴之地还得仰仗荆州接济粮食,其情可知。孙权之时,北方战乱,人口下降,南方尚可以与之对抗;等到孙皓之时,北方已经恢复,人才经济皆非南方可比,东吴之亡已无可避免。”

    万历亦命赐酒,赏赐锦缎。

    又有南京礼部尚书陆树德说道,“老臣以为,孙皓继先君之也,据有江表,人非至昏,国非至弱,而不免于灭亡。其要害在于不能用人,孙策孙权用江北流寓之士,开创东吴基业;孙皓之时,既无寓居之人,江东又乏大材;上有昏暴之君,下无扶持之臣,面对强敌,如何不亡?若是孙策孙权之时,能深驾恩泽,广兴教育,养育人才,或有一线生机。”

    万历微笑,自起身为陆树德上寿。陆树德中外有大名,又年高德韶,当得起这礼节。然后,万历乃举杯说道:“诸卿所言皆有道理。朕以为自周衰以来,天下重兼并,大一统。普天之下,虽暂时分崩,终将一统。长江以南,古来为百越之地,数百年来,我汉人不断南迁江表,生生不息,遂逐越人而有其地,此乃孙吴所以能立国江东。当其之时,三国鼎立,皆欲混一天下,成大一统。而吴蜀终于为人所兼并,固然有实力不济的原因,也有人谋之不当。蜀国且不论,以吴论之,孙权用吕蒙之策,袭击荆州,此一举而吴蜀皆亡!”

    群臣惊讶,李化龙问道:“陛下,孙吴袭取荆州,消除上游之隐患,扩张土地。如何说是一举而吴蜀皆亡?”

    万历大笑,“卿且安坐,朕为卿解之。为人君者,不能不审天下大势,当孙吴之时,曹魏强而吴蜀弱,两家联合方有生机。其时,吴蜀两家已经平分荆州,正当合力以攻曹魏,而孙权反背盟袭取荆州。袭取荆州之前,曹魏面临吴蜀汉中,上庸,江陵,江夏,扬州多点进攻,顾此失彼,其势已然狼狈。孙吴一取荆州,断盟友之臂,解曹魏之困,三国攻守之势就此转移;从此曹魏在关中以偏师对付蜀汉,而孙吴则要在长江一线独自承受曹魏的压力。而后,吴蜀虽有联盟,可终无诚信,其亡已不可避免。”

    “假使孙权于关羽得势之时,假与曹魏相好,待曹魏淮南兵西移荆州,乃大举进攻淮南,先取淮南,然后进军山东河南,如我高皇帝之取天下,循序渐进。如此吴蜀虽不能立马灭掉曹魏,也当可扭转三国强弱之势,不至于坐等灭亡。孙权号为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