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节南洋 四(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节南洋(四)

    “荷兰人高高大大,长手长脚,狗熊一般,身上还有股味道。红毛蓝睛,一张血盆大口,简直就是西游记中的妖怪。大呼叫,粗鲁不堪;船上的红毛人一下船不是去酒馆就是找窑子;傲慢没有教养,偏偏还不时念道什么‘主仁慈’的鬼话,对同是西洋人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没有什么好感,揭了他们不少老底。大多粗鄙,只有几个人懂得礼仪,知道谦虚,真是蛮夷。”

    刘群半闭着眼睛听高唐汇报关于荷兰人情况。这几日,从暹罗传来的消息显示,缅甸已经派遣三十万大军出征,有国王的太子亲自统帅。刘群忙着组织水师输送各种战略物质,同时秘令苏河身边的卫士,务必保障主帅的安全。一面传檄南洋都护府辖下的各镇守将军,令其恪尽职守的同时,抽调一部分兵力汇集狮子城以备不测;一面具表申报朝廷。

    忙碌之中,与高唐的会见也算是休息了。听高唐对荷兰人的感官,刘群心下微微一笑,没有什么意外,大明人差不多都是这样认为的。

    高唐见刘群没有什么反应,继续说下去:“这些人为利而来,远渡重洋,不惧艰险。他们的商船没有安装火炮。商船船舱比我们的大,船体看起来成圆形。这样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到是聪明勇敢了。”

    刘群插话道:“西洋商船缴纳税赋是依甲板的面积计算,商船甲板肚子大,可以少交税;不安装火炮,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听说荷兰人原是西班牙控制下的邦,土地贫瘠,人烟稀少,依靠海上交易立国,却能与西班牙抗衡。比如农民希望丰收,商人当然希望获利,为了利益,自然无所不用其极。”

    高唐想了想,“我还了解到一件事,这次来的船长,听说当初为了打通北方航线,曾经被困在冰雪之地大半年,饥寒交迫。船上的甲板都撤掉烧火了,而帮人运送的货物却完好无损,由此赢得声誉。”

    “也算是难得了,无信不立。”刘群看似随意的说道,却端正了坐姿,“远渡重洋,不惧海盗,是其‘勇’;改装商船,逃避关税是其‘智’,再加上‘信’,如此国家,虽是蛮夷国,也不可视。”换句话说,也是一个威胁,现今虽然还看不出对大明的危害,可刘群身在南洋都护这敏感的地方,也就留上心。

    “听说哥伦布和麦哲伦原本也是亡命之徒,却开创了如此的丰功伟绩;有他们,方有今日的西班牙。逐利之力,实在不可看。”高唐感叹道,其实原本在高唐看来,帝国开疆南洋,也是“嗜利”,是为了满足天子自大的心理。不过到了南洋一看,特别是了解到南洋财赋的重要性后,他很快的改变了想法。“大人,荷兰人提出与大明贸易的要求,应当怎样回复?”

    刘群没有直接回答,“我这里也接到了他们首领的书信,通事翻译了,也是请求与大明贸易。按朝廷规定,既然已经开放海禁,荷兰人自可在大明自由贸易。不过,我南洋都护府却不能作决定,需要朝廷决定。你可以转告他们:可以由我们转达朝廷,请他们在南洋等候消息;也可以让他们直接上京请求觐见,不过很可能不会成功。”

    高唐笑道:“依靠荷兰人贪婪之本性,大概会两条路同时走。”

    “大明开放海禁,与外国贸易和交往自然日渐增多。我南洋都护府对番人是司空见惯了,可本土子民就未必了。西洋国家众多,先前已经应允西班牙,今日再应允荷兰,他国必然蜂拥而来,如此民夷相杂,既不便于管辖;又有泄露机秘之忧,我等身为边臣,了解一些夷情,还得多做准备。”

    “大人说的是。”高唐也有同感,“前日陪同荷兰人游览狮子城,他们提出要参观炮台和水师,在下心知不妥,就借故拒绝了。”

    “军防重地,闲杂人等自然不得进入。”

    嘉靖年间,西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