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节燃烧的大阪 七(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节燃烧的大阪(七)

    山丘逶迤,军旗飘扬。西国大名毛利辉元控马而行,中年的他相貌堂堂,多年执掌毛利氏,让他敦厚的面容多了几分威严。今次,他率领毛利氏大军两万五千人,全速前进,目标正是丰臣秀吉的居城——大阪。

    数日前,在明军控制下的天皇发布了诏书,宣布“王政复古”和“讨伐丰臣秀吉”的命令。当命令传到毛利家的时候,毛利氏刚刚渡过内乱的危机。上半年明军攻占九州后,毛利氏便屈服了,但在内部,仍然由不同的声音,控制下的豪族也有不稳的趋向;因此,毛利氏并没有随明军进攻大阪,而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天皇命令的到达,虽然大家都明白天皇已经在明军的控制下,但天皇就是天皇,“讨伐丰城秀吉”的命令让毛利家的主战派有了最好的借口,也让其它人有了退步的口实。从大阪前线传回来的消息表明,丰臣秀吉数战不利,覆亡已在眼前。既然如此,当然得给明国锦上添花,自己也分一杯羹。因此,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毛利家便做了总动员,征集两万五千人的大军,兵伐大阪。在这里,毛利辉元也做了一个动作:这两万五千人,绝大部分都属于毛利家属下豪族的部队,真真毛利家的兵力不过三千人,他们都集中在毛利辉元身边,负责主将的安危。

    因此,这一只人数众多,浩浩荡荡,看来雄壮的军队,其实是一群乌合之众。毛利辉元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了投向明军。即便是在毛利氏的全盛时期,叔父早川隆景率领的数万精锐,不也是覆没在明军手中么?自己凭什么与明军决战?又凭什么保卫毛利氏?他明白军力的重要性,毛利家的力量在朝鲜受损,一时难以恢复,要保障毛利家的安全,除了向外扩张,就只有削除异己了。

    做如此想的毛利辉元,又不由得有一点得意。自祖父建立毛利家的基业来,这多少年,毛利氏受到丰臣秀吉的压迫,损兵折将,割地赔款,可谓屈辱。如今,若能借着明军的东风,覆灭丰臣秀吉,恢复失地,应该不是难题。依照广家和秀包等人的推测,灭亡秀吉后,明军将如何控制日本?最大的可能还是分而治之。若毛利氏能表现得好一些,将在利益分配上取得好处,进一步扩大毛利氏的实力和声威,说不定有一日还会成为日本之主。

    他轻笑了出来。

    吉川广家笑着摇了摇头,他与毛利辉元是堂兄弟,但彼此的政见并不一样。他比辉元年轻许多,但在进取性这一点上,反不如辉元。也是是对时事看得更透彻一些,广家更稳重一些。不错,家族是是他第一个主张与明军联合,那是因为毛利氏已经在明军的兵锋之下,不必徒然牺牲;他也是力主出兵大阪之人,因为既然投向了明军,就不能后退,首鼠两端是最不好的选择。

    “主公,大明在大阪城下兵力已经足够多,我军前去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广家对辉元说道,“与其待在大阪城下,看他人立功,我们不如先取失地。”

    辉元道:“你的意思是?”

    “兵分二路,主公率军赶往大阪,我与秀包等人分兵掠地,将山阳山阴两道纳入掌中,趁视收取近畿以西之领地。”广家说出了他的意见。

    “有几成把握?”

    “这些地方的领主,要么接受丰臣秀吉的命令援救大阪,要么顺从明军号令出兵了,要么接受天皇的诏书;总之,都是精锐在外,留守的多是老弱,易于攻取。即便有二三家固守的,也非我之敌。”

    “明国方面,恐不好交代?”

    广家笑道:“主公务忧,明国志在讨灭丰臣秀吉,使日本臣服,非有其他。我分兵略低,剪除秀吉的臂膀,也是功劳。即便有误会,明军又岂会区区计较?”

    辉元沉吟不语,良久说道:“可矫诏说天皇令我毛利氏为西国领主,统领山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