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节运筹 一(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运筹(一)

    万历四十年六月初六,西北都护府首府天狼城。

    帝国太子常凕刚刚接见完都护府一批又一批的官吏,回到王云龙为他安排的住所。太子是在昨日抵达天狼城的,抵达之时,身份即便得到确认,王云龙都护和太子曾相处数月,脑海中存有深刻的印象,一下子就认出了眼前略带疲劳的男子正是帝国储君。随即,精心准备的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天狼城展开,在传令兵的通传下,城中的居民纷纷临街设立香案,顶礼膜拜,迎接太子殿下。也许是怀念千里之外的故土,也许是感激生活的改善,也许是为帝国的武威而骄傲,这些迁离故土的居民对帝国皇室的忠诚和热爱,超过了帝国其它地区的子民,在帝国内是首屈一指的。看到这样的场面,太子殿下的疲劳一扫而光,放慢了马速,向市民们微笑挥手示意。

    陪同太子入城的王云龙大人对此也很满足,虽然这点子是曹变蛟所出。一个优秀的帝国都护,不仅需要赫赫的武功,还需要得到辖下百姓的拥护。武功方面,王云龙自信不落后于人;文治却是他的弱项,不过,今天过后,这一劣势将会扭转。“殿下,西北都护府的百姓多是陕北籍贯,在朝廷协助下迁居此地,或从军,或开荒,或放牧,生活大有改观,虽然寒冷了一些,可也远胜陕北。故而百姓才如此欢迎殿下。”

    “将军不仅将略非凡,还善于理民。”

    王云龙略一歉身,“此皆圣上洪福,将士用命,臣适逢其会罢了。”

    “将军不必过谦。”太子道,遥指前方的广场,“这是何处?”

    “回殿下,天狼城本是蒙古人之都城,后来俄罗斯人占据此城,多有所扩建改造。万历二十八年帝国驱逐俄罗斯人,据有此城,改名天狼城,为西北都护府首府。臣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城市之格局加以改造,清除俄罗斯痕迹,巩固城防,规整城内水源和排水道。这广场原是一座大教堂,撤除后并未新建其它建筑,而是仿造西洋城市,留着广场,为发布政令,召集民众之用。”

    太子在广场中的两尊雕像下伫马停下,注视着那两尊巨大的雕像,一尊是手执笏板锦袍束带的文臣,一尊是一名顶盔贯甲手按剑柄的武将,轻念着雕像基座上铭刻的文字“‘德被四海’和‘威服天下’”。

    王云龙方要介绍这两尊雕像的来历,却听太子说道:“都护大人,都护府的英烈祠设立在什么地方,先去祭拜他们吧。”声音低沉,不容抗拒。

    王云龙有些意外,“就在左近,殿下请随我来。”

    英烈祠是祭祀的地方。以礼治国是帝国持续千年的传统,万历无意改变这一传统,相反还更进了一步,进一步的规范各种礼仪,特别是吉﹑凶﹑嘉﹑军等重大礼节,注重仪式的象征性和严肃性,并且将佛教和道教的力量接纳进来,让两教更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忠烈祠的设立了,首次以国家的名义祭祀为国牺牲的人们,规格与祭祀孔子相同;相应地,在各地,也设立英烈祠,供奉那些为国牺牲的人,祭祀那些对帝国做出贡献的人。

    “是他们,是他们让帝国‘德被四海’和‘威服天下’。”在英烈祠的厢房中,太子换上素净的衣裳,洗手漱口,静默片刻后,然后缓步进入正堂。临近门的时候,太子如是说。

    等祭祀礼节完毕后,已是向晚时分。都护府的人们耐心的等候着,没有都护的命令,他们是不能散去的。他们有的是王云龙聘请的属官,有的是辖下各城的守令,有的是军中的将佐,有的是有功名爵位的百姓。太子亲临都护府,他们这些头面人物当然得出席;对他们来说,这也是难得的机会:都护府距离京师太远了,别说天子﹑储君﹑诸王;就是六部大臣﹑翰林祠臣﹑内务近臣等人也难得一见,也就缺少腾达的机遇;虽然都护官高权重,虽然王云龙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