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节运筹 三(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运筹(三)

    熊廷弼和袁崇焕觐见太子殿下,一个时辰后方才告辞。担心太子身体的闵映九向侍奉的御厨要了宵夜,亲自给太子送去,却见太子面带喜色,精神正好。对熊﹑袁二人,常凕有些印象,兵部孙承宗对此二人颇为重视,数次在太子面前提及,也看过吏部和五军都督府对二人的考评,都是优级。不过,这深夜觐见,还是让常凕有些意外。袁崇焕先前多有接触,知其为坚韧果敢之人;那熊廷弼目光灼灼,顾盼自雄,见识不凡,确是一等的人才。最可喜的是,袁崇焕带来的消息,让他有了解决俄罗斯问题的初步方案。

    吃过夜宵,再一次的推演了解决俄罗斯问题的方案,觉得有七八成的把握,方才安歇。按照多年的老习惯,临睡的时候从壁橱中取了一本汪大渊的《岛夷志》,闲翻了几卷方才入睡。这间卧室是王云龙专门为太子准备的,他努力收寻记忆中太子的喜好,用最快的速度重新布置了房间。整个房屋是中式建筑,因为地处寒冷的鲜卑之地,采用了双层的砖石墙壁,兼用中国北方和欧洲的取暖方式,在房间中安装壁炉和火炕;墙壁用混杂了香料和颜料的石灰粉刷,房中的家具器物都采用帝国本土流行的风格样式,装饰品则是来自四方的珍奇,在墙壁上还交叉悬挂中两只镀金的火枪,两只镀金手柄的七星唐刀,既装饰了墙壁,又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针对太子爱读书的习惯,王云龙将都护府中存积的各种书籍挑精汰粗,分门别类的拜访在了房中,其中既然有一套接一套的史书,也有以菲薄圣贤出名的异端,有世世相传的中华典籍,也有外国的传说神话,有《岛夷志》《本草纲目图记》这样的博物书籍,也有《九章算术》《泰西几何》这样的书籍,有关于律法的,也有涉及政略的,有典雅的诗文,也有流行的戏剧说,还有京师出版的杂志《品位》和《时代》,此外还有一大堆新旧《邸报》。

    帝国的出版业极为繁荣,民间仍然使用雕版印刷,官府则采用活字印刷。朝廷负责印刷出版的是帝国翰林院下属的印书局,印书局拥有优秀的刻工,识文断字的排版和校对,又有翰林院的进士们监制,又有朝廷经费补充,不用考虑盈亏,因此印刷质量很高,特别是彩色印刷技术的改进,更是让印书局的作品风靡整个帝国。印书局承担了朝廷大量的出版事务,天子的诏令,朝廷的布告,翰林院整理出的书籍,中外学者的著述,同文馆的翻译,重要大臣和知名人士的文集,都由印书局负责。比如万历二十二年,由万历亲自做序的《本草纲目》和《泰西几何第一卷》就是由印书局印刷出版的,其中翻译作品《泰西几何第一卷》还首次改传统的竖排为横排,加注简单的标点。后来的《本草纲目图记》是摘录了《本草纲目》中的插图,首次采用彩色印刷,也轰动一时。印书局印刷的书籍大半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百姓,其余的分送朝廷设立在各地的藏书楼,分送帝国的学者,分送帝国各省各都护府,分赠京师诸学堂师生。

    印书局没有忘记鄙处西北边疆的西北都护府,通过新建成的驿道,将印刷的书籍源源不断的送到西北都护府。可是西北都护府的人们却不大喜欢来自远方的礼物,这里没有悠扬婉转的昆曲,没有独特的地方戏,没有充满异域风味的歌舞,没有雅致的茶道花道剑道,没有高深的棋战,没有激烈的宗教辩论,没有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一类的试验﹙万历二十三年,西儒伽利略来到帝国,被聘为帝国大学教授,其一举成名就是因在京师大相国寺上进行的铁球落地试验,后来进入同文馆和钦天监﹚,就连京师一连一度的竞技会,也因为距离太远而无缘享受;这里的娱乐活动,除了狩猎,就是床上运动了;这里漫长的黑夜,寒冷恶其后,也许床上运动才是最合适的娱乐。从东方来的日本女人,从西方卖来的俄罗斯少女,极其受欢迎。如此氛围下,这里的人们,除了少数良好修养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