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假设一个例子,假若某一天,你在喝水,这时走过来一个人把你的水碰洒了,你会怎样想?”
叶珍珍说道:“我会很生气,心想这个人怎么这样不小心。然后发牢骚,然后她顶嘴我会和她吵起来。”
我说道:“那如果,换成你在外面喝咖啡,撞你杯子咖啡洒了,那个人是盲人,如果你知道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样呢?”
叶珍珍说道:“盲人?盲人是看不见的,我可能会原谅他。”
我说道:“你看,咖啡洒了无论什么原因它就是一件事,但由于不同的认知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对事物的认知,才是引起情绪的真正原因。”
叶珍珍想了想,说:“你说的好像有道理。”
我说道:“每个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会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认识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叶珍珍问:“真会这样吗?”
我说:“你遇到的那些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叶珍珍说:“你是说我和她们的认识不一样吗?可我还没看出我对别人挑我毛病的认识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我问道:“这正是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你冷静地想一下,你和同事关系很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叶珍珍说:“那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
我说:“你不许人家挑你毛病的理由是什么呢?”
叶珍珍:“我自己做什么,关她们什么事,我自己工作量完成得多又好,她们凭什么挑我的毛病?”
我说:“你可以希望别人不挑你的毛病,但你不能不许别人挑你的毛病。”
她问:“对别人不能提出要求吗?”
我说:“你可以对别人提出要求,但是你要求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你怎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她说:“你说得很对,但我担心自己做不到这点。这毛病能改吗?”
我说:“你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估计是你从小成长的环境造成的。我问问你,是不是一般害怕别人生气,害怕受到批评有两种原因,小时候常常被养育着苛责,常常看到一些受苛责的场景。”
她问:“苛责,是被骂被挑毛病的意思吗?”
我说:“对。”
她说:“我家人喜欢挑毛病,还喜欢拿我来和别家孩子对比。”
我说:“从原生家庭来应对问题,如果是这两种原因,那么就要试图修通自己与养育者之间这种虐待关系,而且,你要试着对被苛责的一方保持足够的尊重,你之所以也受此影响,是因为对这个受苛责的父亲或者母亲的认同,一旦这个认同对象变得被尊重,自己也会更尊重自己,不受到外界他人攻击性情绪的影响。 你本身已经养成了心理上的攻击性,你把针对他人的攻击,简单来说就是生气、敌对、谩骂,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之所以会别人有一点生气就会对自己如此自责,不是因为对方发脾气,而是因为你潜意识里已经潜藏着对这个人强大的攻击力。还有,自恋,你自己对自己过分的苛责,意味着自恋,别人一丁点儿的生气,让你害怕,于是选择了自己对自己的生气,选择自己把自己活活气死,而不是别人把你气死,所以你是最厉害的。要想很快改变是困难的。但是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变,从一点一滴做起,出现反复不要灰心,贵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