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赛马(第1/3页)  汴京宫阙:阳关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业散了早朝,是带了几分薄怒的,却一直忍耐着未曾发作,只是回府带着六郎,挑了两匹快马,去往西郊。

    杨延昭并非瞧不出父亲的状态,却也不敢多问,只是遵照父命换了戎装,父子二人,两匹墨马,肆扬马鞭,蹄溅尘飞,相距不过尺寸之间的距离,驰骋在曲折的山道上,周边是翠色碧景,山河如绣。

    父子俩在山顶收住马时,日头已经升的极高,杨业寻了一块石头,掸了掸上边的灰尘,把手中的马鞭对折放下,方落座道“骑术倒是精进了不少,险些没跑过你。”

    杨业甚少直接对他们弟兄表示赞许,杨延昭听此话自然是有些受宠若惊,却也只能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父亲夸奖了,儿子的本事不还是您教的吗?。”

    “为父有心教,也要你们有心学,你自便喜爱骑射,这两样功夫你与你的哥哥们相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心比天高,恃才傲物。”杨业蹙着眉四下望去,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同六郎说话。

    杨延昭目光垂地,不做辩驳,“今日下了早朝,陈王殿下在为父面前对你大加赞赏,夸大其词。”

    “儿与陈王当真无深交。”六郎刚要解释,杨业便摆了手,继而道“纵无深交,若非你在卫王生辰上大出风头,怎会惹得他对你青睐有加,永安郡主是什么人?前朝公主,先帝的义女,她的身后不止是南清宫,更是符氏一族,朝中多少子弟想要巴结,怎么就偏偏你敢去抢她的对联,你这是要给自己树敌呀!”

    “儿子并不如此认为,若是为了隐蔽锋芒,便连真本事都不敢显,那又岂能勠力沙场,父亲,儿心能持中正,辨是非,不会是他人手中棋子,陈王的赏识,儿子也是愧不敢当。”杨延昭半拘着身子,回应着父亲的问话。

    杨业起身站到六郎身边,道“当初,你几个兄长入仕的时候,我都会带他们跑马,为父知道,你入仕之事原是意料之外,陈王广收门客,其心不难测,如此明目张胆的拉拢,咱们亦是心知肚明,只是六郎,帝王之争,只在旦夕,为父并不希望你卷入这种纷争。”

    “父亲放心,儿子不会卷入这种纷争。”六郎解释道“对于陈王,只是依礼答谢了他一番,日后能避则避。”

    “那永安郡主呢!”

    杨延昭神情微怔,他没想到父亲会问自己这件事,同时也没做好准备去同父亲解释这段懵懂的感情,正是思量之际,只听杨业又问道“你若视她为君,则万事大吉,若有其他非分之想,身入皇族,只怕由不得你。”

    “儿子信缘,儿子亦信一颗赤子之心总能安于世,郡主乃是冰清玉洁c玲珑通透之人,她不会,更不该卷入任何的阴谋,儿子自然慕其名,却也不会越其礼,父亲但请放心。”

    “你长大了。”杨业略显欣慰,继而道“咱们杨家都是浴血沙场的男儿,朝堂上的那些手段少沾惹为妙,保家卫国才是己任。”杨业遂深吸一口气,指着北坡问道“从这儿往北看,能看见什么?”

    杨延昭直起身,立在悬崖前,前方风光旖旎c壮秀无比,为将者,奋搏沙场,一生所求,不过是如此山河太平,杨延昭沉思片刻,脱口回应道“平北,成一统,得太平。”

    杨业眼瞅着六子清风霁月的身影,一如当初在火塘寨上自己立豪情壮志的模样,不禁笑出了声,“吾儿既有收复边疆之心,便当呈杨门之志,功名利禄总是身外之物,若得太平天下,儿才是流芳千古,父亦能青史垂名。”

    那日西郊山头,日头洒下金辉,碧海万里衬着两位将军,沉稳威风,飘逸潇洒

    韩王系七王元侃,乃是卫王同母弟,因生母早丧,归于懿德皇后膝下教养,因而时常与柴熙云亲近,二人虽为异姓,却因志趣相投很是合得来,兄妹俩打打闹闹,倒是的确为宫中添了不少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