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以后,制作区的人都围了过来,等着看巫公的新“神器”。
巫小豆意气风发,咋呼了一通就开始演示,谁知一上来就傻了眼。
望远镜并不成功,透镜的凸度关系着成像的焦点,而竹筒的长度与焦点距离不合适,导致望远的效果仅有二百多米,并且十分模糊
他垮着一张脸坐到地上,越看这玩意越不顺眼。
“大爷的,原理肯定没错,应该是手法不对,焦距必须可以调节才行”
抬头瞅了一圈看热闹的人群,心里更加不爽,“大爷的,都围在这里偷懒吗?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雁林,滚过来,帮我把竹筒锯开!”
族人们哄然大笑,呲着牙纷纷离去,有人说根本不可能看到几里外的东西,也有人表示巫公应该能做到。
巫小豆的确没有放弃,他感觉两个镜片的凸度应该差不多,只要能调节焦距肯定就可以用。
想要随时调节镜片之间的距离,就必须拧动竹筒,通过调整后方目镜的位置来实现,然而在竹筒上雕刻螺纹太不现实,纹路不标准的话根本拧不动。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成抽拉式!
雁林拿着锯子问道:“巫公,怎么做啊?”
巫小豆在竹筒上画了一圈灰线,“沿着线把竹筒锯开,弄整齐点。”
竹筒长一尺,锯掉的部分安着目镜,长度有三寸,将这截短筒的里侧磨掉一层,长筒的外侧也磨掉一层,长度同样是三寸。
磨完以后,在长筒那端刻上两道浅槽,在短筒内侧的对应位置粘上两截竹条,两段竹筒扣上以后,竹条可以在浅槽里划动,末端粘上挡头,防止完全拽出。
这样改完以后,前面的物镜固定不动,后面的目镜却可以前后推拉三寸的长度,足够找准合适的焦距。
两个人鼓捣了半天,总算重新做好了望远镜。
巫小豆有点不放心,拉着雁林悄悄去了城墙。
望远镜这次很好用!
能够看清一里地外的人脸,虽然三四里的距离也能看见,但是对辨识度没有太大帮助,毕竟这玩意就是一个放大的作用,改善不了人的视力。
然而让他惊讶的是,雁林竟然能看清二里地的人脸,甚至还能看到养殖场西边的山林!
“大爷的,难道你的视力比我好?”
巫小豆很不高兴,要过竹筒调整了半天,还是看不清二里外的人脸。
雁林兴奋不已,一个劲地请求道:“巫公,我刚才看到雁雪她们了,再给我看看吧,待会我要吓她一跳。”
去年阴干了大量的木材,最近才新制出一千多张大弓,女弓手们正在养殖场南岸进行练习,不但为她们换掉了竹弓,就连皮甲c手套c扳指c面具也做了改进。
而且人人背上多了一根长矛!
这根长矛不是投掷用的,更不是拼杀用的,而是为她们提供防护的!
矛长七尺,两头都带着石刃,下端凸起一块脚踏,用脚一踩能够轻松扎进土里,矛杆用松木或者檀木制成,背在身上重量很轻,
巫小豆举着望远镜,兴致勃勃地观看女弓手们训练。
队首们下达口令,弓手们摘下长矛斜立在自己眼前,紧接着用脚一蹬,长矛稳稳地斜插在原地。
一根长矛不起眼,十根也看不出多厉害,但是成百上千根石矛斜刺,视觉冲击极其震撼!
枪矛如林!
弓手们来回演练,有时候插成方阵,有时候插成圆阵,有时候插成弧线,女孩们有时候站在枪林中拉弓,有时候跑到枪林后方射箭。
尤其是千人变阵的时候,场面十分壮观!
第一队插下长矛以后,迅速撤到后方,第二队紧跟着插矛c撤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