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石桥镇里(第1/3页)  戏言江湖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梁州之中有一个广阔无垠的湖,这座湖里有着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开辟的农田肥得就好像插上一根筷子都能发了芽,那真就是攥一把土都好像是能攥出油花来。

    当年的梁王陈子文便定都于此,这里鱼米丰足能养育城中百姓,而那湖水深不见底便好似天然的护城河。为了能保证自己这梁都城的地位,梁王下令修建了一座石桥,一座跨越一里多的石桥。

    这简直就是鬼斧神工,这可是拿石头堆出来一里多的石桥啊,除了这里你到哪里能看见这么大的石桥

    而石桥镇便是依托于这石桥形成的一座小镇,而那石桥被梁王陈子文赐名同济桥,取得是他与建桥的雷家‘同舟共济’的意思。

    这些故事随着石桥镇一同经历这三百年的风霜雨露,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在这个不算大的石桥镇上,上至六旬老人下到六岁的孩童,只要这来来往往的行商走客一屁股坐下,自然有人来说这些林林总总的老故事。

    他们往往都是由这么一句,‘话说咱们这三百年前’开始的,至于这些故事如何收尾那就是仁者见仁的事儿了。

    释鸿生他们三个不过是呼哧呼哧得吃碗汤饼馄饨的功夫,这跑堂的小二便说了三两个版本的故事了,这将给每一桌每一座的故事虽然大同小异,但也确确实实是不一样的故事。说开了,不过是这些平民百姓那点微不足道的小愿望被寄托在三百年前那位传说中的贤德王爷的身上罢了。

    什么三百年前王爷又免了哪家的口嚼税,亦或者是当年小镇建起时大家都夜不闭户,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有余粮可以换些鱼肉解解馋。

    只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口中那位三百年前多么多么贤德的王爷就要被人刨坟开棺了,说不好要落得个尸骨无存的地步。也许他们知道,只是他们也觉得这即将被挖了祖坟的王爷可不是他们口中的贤德王爷,说不得是位整天搜刮民脂民膏的纨绔王爷呢

    释鸿生他们进入石桥镇有好一会儿了,这不大的石桥镇多多少少也走了个遍,百姓算得上安居乐业,不过街上巡查的衙役确确实实多了不少,在很多关键之处还有不少习武之人守着,就像是那进入梁都城的石桥,光是手持强弓劲弩的精兵便有五百人之多,那石桥虽然宽敞,但这么五百射手也绝对足够封住这条石路。

    这同济桥口上摆放了两排结结实实的木头拒马,来往行人到了这边只得绕行,释鸿生虽然自认一身横练武学多少有了几分火候,却也不会做那直冲营寨来硬接强弩的蠢事。

    草草吃上一餐,三人寻一家距离桥口还算近些的客栈歇歇脚,一壶毫尖的碧螺春配上两碟清脆的腌菜,看得余友松一阵头皮发麻,好说歹说也要在天上一碟拿大酱伴着猪头肉,不要葱花姜蒜的那种。

    “余少侠,”释鸿生端起一盏凉茶,望着那无论如何也不肯喝茶的余友松,思量着合适的措辞用句,问询说:“如今这梁都城真就好似龙潭虎穴,小僧说句败兴子的话,光是那足足五百精兵堵在那桥头上,咱们就闯不过去。情医仙会来到此地也是件希望渺茫的事儿,少侠何必非要随着小僧去冒这个险。”

    “你说的却也是这么个理儿,”慵懒的往那胡凳上靠着,余友松装模作样得抿一口酒盖碗里的山泉水,还非得捋一捋自己那寸毛未生的下巴:“咱这等江湖人,为一个义字当头便横刀立马的屁事儿干得还算少么,今儿个小爷还就非要随着你这秃瓢儿和尚去闯一闯那龙潭虎穴不可,哪有什么由头可言。”

    “唉,无量寿佛”

    释鸿生摇摇头,再看这少年郎哪里有个刀客的风骨,自己怎么就从这样一个毛头小子身上看出那潇洒飘逸来了呢

    相处尚不到一个时辰,这余友松的那点底细也就让他自己掰扯完了,十五六岁的娃娃仔连那一碗春茶都要嫌苦的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