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独孤隐患(第1/3页)  猛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郭宋笑了起来,居然会在西市遇到他,他对张谦逸笑道:“过去坐坐吧!”

      张谦逸是个聪明人,晋王和独孤家的关系不一般,他们之间谈话时自己最好不要在旁边。

      “殿下去吧!微臣想趁这个机会,好好了解一下棉花和其他丝麻绵绒的对比行情。”

      郭宋点了点头,没有再勉强张谦逸,他下了马车,来到独孤长秋面前。

      “秋翁怎么在这里?”

      秋翁是独孤幽兰对二祖父的称呼,郭宋也随妻子的称呼。

      独孤长秋很开心,“这边也有店,我不太放心,就过来看看,刚才感觉就像殿下的马车,果然不错!”

      “那个卖棉花的店是独孤家的?”郭宋看一眼排着长队的棉花店笑问道。

      独孤长秋得意笑道:“除了独孤家,还有谁能这么敞开卖棉花的。”

      这倒也是,长安三大棉商,独孤氏家族、窦氏家族、张氏家族,张氏家族就是张雷,他妻子李温玉最早做棉花生意,但她并不是自己买地,而是投入官府近十万贯钱,和安西签署了长期平价供应契约,然后军方的棉衣、棉睡袋都是交给她来做。

      李温玉在新丰县有一座被服工坊,招了两千个女工,专门给军队缝制棉衣和行军睡袋,另外官府每年以三百文钱一斤的价格供应她五万担棉花,她用两年时间就把投下的十万贯本钱收回来了,她在张掖还有自己的轧棉工坊,利用畜力轧棉。

      但李温玉不散卖棉花,她只售棉胎或者成品棉衣,她的市场在长安、关中和江南地区,而另一个大棉商,窦家的生意主要在河东和巴蜀。

      独孤家族棉田最大,每年收获数量也最大,他们确实有底气直接卖棉花,市场也遍布各地。

      这里面其实也隐隐含着一种商业竞争,独孤家和张家在竞争长安市场,论成本,独孤家是自己的棉田,看似占很大优势。

      但棉花要雇人采摘,还要万里运到长安,还要交给侯莫陈家轧棉,算下来每斤也要两三百文了,和张家的成本也差不多。

      如果低价血拼,独孤家的棉花凭借数量庞大,确实可以挤走张家,独占长安市场。

      但问题是,独孤家族也知道,棉花盛宴不会太长,一旦棉花在内地推广,他们的高利时代就结束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打价格战血拼,最多是差异化经营,比如张家只卖成品,独孤家就卖散棉。

      独孤长秋直接把郭宋请到店铺二楼就坐,茶童给他们上了热茶。

      “周将军找过豆卢广原了,颇有收获,感谢秋翁的协助!”

      独孤长秋摆摆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关陇世家出个别败类也很正常,我只是希望关陇世家的名声不要被个别家族败坏。”

      郭宋淡淡笑道:“这倒不会,关陇世家本来也不是什么势力集团,各家有各家的利益,如果真是势力集团,朝廷也就不容了。”

      独孤长秋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暗骂自己不会说话,他连忙道:“关陇世家在隋末时确实是一个势力集团,但唐朝建立后,势力集团就解散了,泾源兵变后,大家为了抱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