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第章(第1/4页)  恶毒表妹后来成了国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大人还有公务在身, 很快就离开了,宁莞将装满药汁的黑陶罐子搬到窗前的案台上,把一边的陶瓮取下来, 捋了捋袖子,取出刀子和砧板。

    这条蛊蛇用回春露喂养了好些日子,可以入药了。

    宁莞用了两刻钟将蛊蛇收拾干净, 黑陶罐子里的药汁也凉了, 往里加一勺回春露, 黑陶罐子置于火炉子上,慢熬成膏状。

    这须得不短的时候, 她便趁着空挡出去转转,呼吸点儿新鲜空气。

    宁沛正和禾生举着竹竿戳飞到树上去的纸鸢,一看到她,吸吸鼻子,乐呵呵道“长姐”

    他最近每天晚上都要泡足两刻钟的药浴,又加之日日药膳好汤, 身体里积蓄寒气湿毒除得不少, 气色更好了几许, 两眼也愈加有神。

    宁莞招他近前来,笑道“还头晕吗”

    宁沛挠了挠头, “不晕。”

    “那就好,去玩儿吧。”过两日就差不多可以施针了。

    四月的最末端,芳非落进,悄悄慢慢地进入暮春时节, 宁莞抿笑看着禾生将纸鸢拽下来,两人穿过回廊跑往西偏空地,掩唇打了个哈欠,又回到药房去。

    她正在屋里翻着医术,间或查看陶罐里的生发膏,耗了差不多大半个下午,正正阖上盖子,芸枝推开门,支起脑袋来,说道“小姐,相国寺的鉴安大师来了,在外头呢。”

    鉴安大师他如何会到这里来的

    宁莞诧异,一起身,果见外头立着一个须眉尽白的僧人,穿着浅灰色的僧衣,手里捏着一串佛珠,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宁莞忙请他进来,沏上茉莉花茶,将青花茶盏轻轻搁下,“大师这是刚从大理寺出来”

    鉴安大师面容温静,回道“正是,贫僧是特意来谢过施主的,若非有施主相助,也不能如此顺利。”

    宁莞估计是王大人跟鉴安大师说了查案的事儿,她双手合十俯了俯身,“不过举手之劳,何须得大师亲自过来一趟。”

    鉴安大师叹了一口气,干裂的双唇微微泛白,“八条人命,皆因相国寺而起,实在罪孽深重,施主的举手之劳却寻得真相大白,死去的冤魂终能安息。贫僧来这一躺,本就是应该的。”

    手中的茶杯氤氲着热气,碧青的茶水盈盈入目,宁莞不禁抬眼,这话

    “看来大师与淑妃娘娘确是旧识。”还有些纠葛。

    她微微笑道“说起来,王大人上午也来了一趟,愁眉苦脸的,一心深究这起案子的原由。”

    鉴安大师仍是沉静端坐,白眉长须经浮着几分仙风道骨,他缓缓道“左右她也认了,该偿还的罪孽也逃不得,又何必一心追根究底。”

    宁莞“王大人是个耿正的性子,怕是不能如大师所愿。”

    鉴安大师拨了拨佛珠,沉目不语。

    宁莞见此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鉴安大师并未有坐多久就离开了,宁莞包了一些药茶送给他,“牢中潮湿阴寒,大师可日日喝些,养养气祛祛湿寒。”

    鉴安大师看着门前的素衣女子,不由敛神道谢“多谢施主。”

    他接过药茶,出了宁家宅院,离开十四巷,踩着落日余晖慢慢往相国寺去。

    斜阳晚照,孩童归家,他望着打马而去的锦衣少年,眼前浮现的却是另一个影子。

    往日富丽堂皇,锦绣繁华的承安殿在短短几日内浮华尽散,只沉淀下层层压抑的灰败。

    周淑妃褪去珠翠环佩,只着了一身青白色的长衣,坐在后殿逼仄小屋的矮榻上,虚虚望着紧封的格窗。

    这屋里只有一张床,一个矮榻,除此之外连梳妆台都容不下,三面闭得严实,门前有人把手。袖口处绣的朵朵茉莉小花,是她如今举目可见的唯一春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