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第 60 章(第3/6页)  大宋第一衙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里,他立即叫戴宗等人来,列了个名单,将能想到的绿林好汉都写在上面,准备派人下山拉他们入伙。

    名单上排在第一第二的便是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横,这两位如今还都在郓城做捕快。

    宋江决定就用晁盖让他上梁山那招,给朱仝和雷横也送一封信和一些银两去,一定要叫人发现,这样的话,这俩人不上山也得上山。

    其他名单上的人,原本就是在江湖上混迹的人,听说梁山山头大,稍微游说一番,应该就会来投。到时候不愁他的人马不壮大。

    李逵不在,这些事便由戴宗去办,反正他跑得快,一个人能跑许多地方拉拢各山头的好汉。

    晁盖听说戴宗也要下山,便又想叫人跟着他,但奈何戴宗跑得实在快,一出水泊就没影了,晁盖派去暗中盯梢的人,望着一股烟尘,默默的在朱贵酒店吃了顿午饭,灰溜溜的回来了。

    遇到这种开挂的,高铭也没办法,只能任由他去了。

    李逵和戴宗的下山,竟然触发了闭关许久的公孙胜的思乡之情,也坚持要下山还乡看视师父。

    晁盖几番挽留,无奈公孙胜一再坚持,只好让他离去。

    高铭看着公孙胜的背影,有种预感,公孙胜应该不会再回来了。

    一个修道的人,之前不管是出于对蔡京收女婿生辰纲的愤怒,还是想得一笔富贵到梁山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在梁山这么久的生活,他应该已经看清了,哪里也不是世外桃源,朝廷有争夺,有贪墨,但这小小的梁山也是纷争不断,好汉们之间同样勾心斗角,烦心事一点不比外面少。

    想要清静,还是回去修道是正途。

    高铭见李逵、戴宗和公孙胜都下山了,便趁机试探道“话说我来梁山也有些时日了,想回乡去看看,叫那些当年看轻我的乡里,知道我在梁山发达了,寨主,能否应允”

    连走了几个人,孙小五这么重要的人竟然还要走,晁盖想都没想,“先不急,你现在才是梁山小军师,等到哪日你更发达了,再衣锦还乡不迟。”

    晁盖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一旁的吴用摇着羽扇,可笑不出来,这孙小五若是再发达,岂不是把他的位置挤没了。

    但表面上不动声色,浑然装作没听到。

    高铭却注意到了吴用表情中的不自在,不过他无所谓,吴用被他挤得心里不平衡,去投奔宋江才好呢。

    一人支持一个“主公”,两虎相争、才能两败俱伤。

    最近宋江那边形势走低,不是高铭愿意见到的。

    下山去的几个人,最先回来的是解珍解宝兄弟,他们不是自己回来的,还带回来一个皱巴巴的盲老太太,正是李逵的母亲。

    正确来说,是两兄弟救回来的。

    据说在沂岭,李母口渴难耐,李逵就把她娘放在松树下的石头上,然后自己去找水,这一去就是许久。

    解珍解宝在后面见了,按兵不动,结果这时候有两只小老虎过来,就要朝老太太扑去。

    解珍解宝可是猎户,此时又有朴刀在手,两兄弟手里刀落,结果了两只小虎,知道必有大虎在附近,就赶紧背着李逵的母亲离开当地,一路下山去了。

    解珍解宝虽然救了李母,但考虑到李逵那个性格,如果在沂水县等他,说不定会被他误会偷他老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逵老母背到了梁山上。

    于是一干头领,围着一个干瘪的老太太看。

    李母因为李逵不省心,整日啼哭,眼睛都哭瞎了,此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听周围都是男人的声音,口中都称头领,害怕的道“背我来的人说你们是我儿李逵的兄弟,可是真的”

    宋江先道“老伯母,这个不假,铁牛是我们的兄弟,您在这里十分安全,只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