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之一(第3/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不会自己生孩子的,但是我也想要那两个小家伙,所以我决定要研究人造子宫了。”

    我要让所有的产科医生都下岗;我要让产房变成历史;我要改变万千年来,人类的繁殖方式!张凌歌对自己说。

    “可是……”冯晨夏觉得自己脑子已经变成了浆糊,她艰难地组织语言,“我记得研究这些,好像不是外科医生的事,也不是临床医生的事。所以你打算改学生物学或者基础医学吗?”

    张凌歌楞了一下,这好像是个问题。她真的喜欢外科,真的喜欢拿着手术刀,手起刀落,解决病灶,还病人一个健康身体的感觉。

    所以她必须继续找寻自己未来的主攻方向。

    但是人造子宫也必须研制。她梦里的那两个肉团团,必须在人造子宫,而不是她自己的子宫里孕育。

    看来这几天还得继续泡在图书馆里。

    张凌歌现在不想继续讨论自己的梦,就问冯晨夏最近看书有什么收获。

    冯晨夏最近确实看了不少书,多且杂——有经济类、法律类、管理类、政治类、伦理类、社会学类、心理学类,还有军事类和历史类。

    经济法专业是中都大学法学院下的一个专业,属于交叉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对经济类、法学类有深入了解,还需要了解法律和经济的形而上特性,及其上层建筑特性。换而言之,这是肉食者谋的范畴。

    而作为未来有可能成为“肉食者”的冯晨夏,深感自己有必要拓展知识面,需要探究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所以最近她对历史、伦理和社会学尤其感兴趣。

    冯晨夏刚刚发现了一个真理:父母们总是热衷于让孩子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成为自己无法成为的人——所以博而不渊、社会活动力特强的张凌歌父母,塑造了一个心无旁骛的张凌歌;所以渊而不博、视社交为畏途的冯晨夏父母,塑造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冯晨夏。

    之前的冯晨夏,是按照父母意愿打造出来的“优秀女孩”。她热衷于参与学校和社会事务,是因为她父母都是书呆子,除了读书、教书,对外界漠不关心,也几无所知;她擅长沟通,情商特高,是因为她父母只有智商没有情商,甚至在象牙塔里都受人排挤,连评正高职称(教授)都比相同资历的同事晚上几年;换句话说,冯晨夏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冯晨夏,正是因为她父母不想让女儿变成自己的模样。

    于是,被打造成“别人家孩子”的冯晨夏,努力学习,是为了让父母有可以骄傲的资本;在学校里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是为了让老师脸上有光;饱读群书,是为了让同学觉得自己是个“百科全书”;长袖善舞,是为了让周边的人都认为自己好相处,都喜欢自己;甚至在数学老师面前说自己长大要当数学家,在物理老师面前说自己长大要研究物理,在语文老师面前说自己以后也要教书育人,也不过是想让各科老师都喜欢自己……

    在不久前,冯晨夏才发现自己是个“常立志但无长志”的人,像个万金油,什么都好,但是什么都不是自己专长的,更不是自己喜欢的。

    未来做什么?当个经济法专家?这样的志向也算宏大了,可是对别人她可以说出口,但是对着一根筋的张凌歌,她说不出口。

    “所以,你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对吗?”冯晨夏终于开口了,“我也没有找到。如果最后经济法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会考虑在大学转专业,或者考研时换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张凌歌很高兴冯晨夏能下定决心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职业目标,一高兴,她又点了一记双皮奶。这家糖水铺的双皮奶是用水牛奶做的,厨师是顺德人,自然味道最是正宗。

    “对了,你觉得我们还应该学开车吗?”张凌歌突然想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