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有时候绝路也是人生一条路(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时候绝路也是人生一条路

    节后返校,冯晨夏忙着上双学位要求的必修课、选修课,忙着参加各类学生社团和研讨会……她一边忙,一边觉得惶恐——这次社会调查规模小、时间短,队员们不需要每人都写调查报告,只需要将资料汇总,让冯晨夏一个人动笔。但是冯晨夏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这次的社会调查报告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写。

    忙着,晃着,小半个月就过去了。

    周五下午,冯晨夏被一个同学叫住,说蒋正先教授让她去他办公室。该来的总会来,冯晨夏也没时间多想,直接去了蒋教授办公室。

    实际上,这几天一直在观察冯晨夏的蒋正先,对她的印象好了不少。

    冯晨夏社调结束后没有再张罗什么活动。院里或者班里的活动,交给她,她就去办;不叫她,她也不过问。社调给她带来的迷茫感,反而让她看上去沉静不少,隐约有点“政界女性种子选手”的模样了。

    在蒋正先看来,最合适的政界女性,必须是那种有能力表现出自己的本事,但同时又能暗掩野心和自身光芒,让人不觉得“刺眼”的女性。这样的女性,应该小心翼翼地站在舞台聚光灯周遭的光晕里而不是焦点中,从事着必须做但又不抢风头的工作,忠心耿耿地为“主流社会”添砖加瓦……

    蒋正先是个什么人啊?他当年也曾想逐鹿政坛来着,毕竟在面对权力时,能不心热、不心动的人不多见。蒋正先心里很是鄙视那些对权力没有任何欲望的人:连权力梦都不敢做,怎么可能干出什么大事业呢?

    可惜,他蒋正先自己的性格和机遇,都有不足之处,导致他成为一个“失败者”。

    先说客观因素吧。其实和地里的庄稼一样,官员都是“一茬一茬”出产的,每茬之间最少隔着10年。在某些高级层面上,也许要隔十五年到二十年。换而言之,你说你是好种子,但是地方就那么大,其它人不挪位置,就没地儿种你了,你再能干也是白搭。所以是要讲天时的。

    二来,这里也是需要“团队作战”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战争时期,大人物从一个团队、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班里涌出。在这样的年代,如果不能做个引领者,最重要的是survivorship,而不是leadership。你需要做的是找对人,跟着走,当一个能活到胜利的追随者,然后靠长寿取胜。这样也至少可以成为“一方诸侯”;在和平时代,则是讲究“垂直渊源”。如果某个群体,比如说某个地方或某个组织、某个院校,出了一个高官,则这个地方、这个组织或这个院校,会形成一条“人才爬藤”,顺着这个藤,源源不断地产出高官。

    蒋正先没赶上时间的趟。身处中都大学,又没有赶上院校的趟。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特征,就只好在教书育人的路子上蹉跎下去。

    看着走进办公室的冯晨夏,蒋正先并没有“慈祥地”让她坐下来,而是直接问了个最基本的法律问题——

    “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冯晨夏没想到蒋正先会问这个问题,愣了愣,缓了一会儿,回答道。

    如果是一般的法学生,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不会像冯晨夏那样给出这样的“标准□□”,而是会洋洋洒洒说上一大堆。但是蒋正先却明白,这个最简洁的回答,其实是最能直指法律本质的回答。

    “再说说你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吧。怎么看出来它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呢?”

    这是冯晨夏最近刚刚想明白的,“法律的实质,就是通过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来保护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理论上,可能会有‘没有受益群体的法律’,但是绝不会有‘没有受损群体的法律’。”

    蒋正先略为吃惊地看了眼冯晨夏。这个道理,他花了好几年才搞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