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人气王”冯晨夏(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气王”冯晨夏

    在张凌歌忙着与和谐医学院领导讨价还价,搞掂下学期那个纠结无比的课程表的时候,冯晨夏正在考虑如何“收小妹”。

    “收小妹”,首先要确定的是自己未来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选择路径。

    那些女性高官的“日常”,让冯晨夏产生了生理厌恶——即便她可以做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即便她愿意在未来几十年里都戴着面具生活,她也不愿意仅仅因为性别就不得不站在其他人的身后。因此她几乎完全放弃了走“体制”之路的想法。

    然而,非体制之路也是歧路多多,应该如何选择呢?

    上个月,冯晨夏从一本名为《怎么卖东西》的书里看到了一个经典广告案例:只要有百事可乐广告的地方,就会出现可口可乐;只要有肯德基的地方,就会出现麦当劳。为什么呢?因为广告策略,是和品牌地位相关的。

    当肯德基开始卖皮蛋瘦肉粥和豆浆、油条后,麦当劳也会跟进;当肯德基在公交站台布满广告灯箱后,马路对面公交站台也会出现麦当劳的广告。难怪有人说,想找到麦当劳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这地儿有没有肯德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对于挑战者,如肯德基和百事可乐来说,出奇制胜是唯一有效的策略;而对于行业第一的麦当劳和可口可乐而言,紧跟挑战者的任何举措,是防止这些举措出奇制胜,防止出现“黑天鹅”事件的最好办法。

    当然,对于行业里尚未成长为挑战者的“小鱼小虾”,行业大佬最喜欢干的就是收编,即收购,并在收购后消化或取缔这个小品牌——这样的事,在华夏发生了很多次,不少本土品牌,都被国外巨头收购并顺便消灭了,而帮凶,很多时候是打着“大力引进外资”旗号的当地官员。

    冯晨夏自然不是垄断者或者大佬,因此她只能采用挑战者的办法——差异化战略。且这个差异化,必须是垄断者无法跟进的。

    具体应该怎么差异化呢?冯晨夏发现政治上的差异化,和经济领域的差异化有很大的不同。

    企业的差异化策略,要求企业从服务、产品、企业形象或宣传方式、宣传地点、宣传策略上,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且必须在满足其目标客户差异化需求的同时,做到尽量全面优质化。

    但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全面优质化很可能不是优点,而是缺陷。

    说白了,就是当一个政治人物在宣传一些可以直击其目标群体的政治策略时,最好能露出点破绽——这些破绽可以是不谨慎的言辞,可以是以前的过错,也可以是自身的某些缺陷。

    当这些破绽被对手攻击时,该政治人物的支持者会更狂热地为TA辩护。而辩护的过程,或争论的过程,其实是强化忠诚的过程,此谓“洗粉”。

    不过,由于冯晨夏的目标群体是女性,这个手段要谨慎应用。因为身处男权社会,或曰父权社会的女性,多少有点“道德洁癖”。

    男权社会控制女性的手段非常高超,冯晨夏佩服得不行不行的——男权社会一面把男性的职业天花板设得很高,一面把男性的道德底线设得很低。所以男人好色很正常,男性怎么可能少了生理冲动?“小头指挥大头”才是正常的男人,女性不应该苛求他们;男性争权夺势很正常,没点儿权力欲的男人,怎么可能有事业心?

    与此同时,男权社会把女性的道德天花板,而非职业天花板,设得高不可及——女人必须淡泊名利,争强好胜就是没有“女人味”,就是“男人婆”;女人必须把所有的钱都给孩子、老公,或老公那边的亲戚花,自己花就是不贤惠,如果居然还爱钱,那就是“物质女”;女性在付出的同时,还敢要求回报就是“田园女权”;女人必须无偿奉献,乐于牺牲,提出任何个人要求,就是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