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见识亚米国医院(第1/5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识亚米国医院

    “镜头向左转一点点……嗯,很棒!”Goldstein教授终于用腹腔镜完成了小男孩腹部疝气的修补手术,她哼了一段小曲,然后撇了眼旁边的张凌歌,“练了腹腔镜模拟器吗?通了几关?”

    “已经完成了胆囊切除、肝脏切除啦,最近在练习胰腺的部分切除术。”

    “不错,今天的缝合你来做吧。”

    ……

    “我听说Jeff又买了一辆ZONDA CINQUE,然后继续锁在他的车库里。”Goldstein教授正说着呢,低头看见张凌歌的结打成了一个“样板范儿”,她点头称赞道,“技术不错!是不是打算学整形呀?整形最赚钱了。等你一年赚到几十万、几百万刀,就可以学我这样,找个大学,每年捐款。比像Jeff那样不是买豪车就是买游艇,有意思多了!”

    “捐款后,孩子读书会容易很多。要是像您这样直接捐出个校董,就更棒啦!”普外的五年级住院总是个华裔女性,姓叶。叶医生的小孩已经快5岁了,她每天都在为学区房的事发愁,“不过这些对我来说太遥远,我现在完全没有余钱。好在再过几个月就熬到头啦。等当了attending后就可以拿20多万刀,年薪每年还可以涨不少,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天天算着小账过日子……”

    “你不打算申请fellowship(专科医师培养)吗?”和叶医生一起走出手术室时,张凌歌奇怪地问她,“上次你不是说想做肿瘤外吗?”

    “我知道肿瘤外更赚钱,但我等不起啊。我们华人的孩子,必须从小学就上好学校,然后一路读到医学院、商学院或者法学院。所以我要赶紧赚钱,好给孩子买学区房。”叶医生是华人三代,普通话几乎不会说,因此两人都是用英语交流的,“别看新乡的10分学校很多,这边的华人、韩国人和印度人更多,大家都想挤进10分学校,竞争太大了。”

    ……

    在来亚米国之前,张凌歌在网上恶补了一番这边的社交规则。到圣玛利亚医院实习后,她才知道网上说的大多是错的。至少,网上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和亚米国人深入交流过,他们写的所谓社交规则,都是一些浮光掠影。

    第一次上手术台,她就发现这边的医生特别喜欢吐槽和炫耀。吐槽其它医生俗气,老想着收集靓车、游艇,是手术台上最常见的闲聊主题。

    除了八卦消费习惯外,主治们还喜欢吐槽其它医生的手术做得次——

    “Johnson的病人,这个月已经死了7个啦!”昨天做脾脏切除术时,Miler医生压低声音对助手和护士说,“我觉得亚米国的病人对医生的要求太片面。只要态度亲切和蔼,手术做得好不好,他们居然一点都不关心。Johnson治死了那么多人,但他长得帅,人又亲和,那些病人,就前赴后继地排队等着被他搞死……”

    “不过,你们华夏国也够奇怪的。张,为什么你们国家的病人会杀医生?”Miler医生转头问张凌歌,“在我们这儿,病人要么只看态度,认为态度好就是医术好;要么,有一点点问题就去找律师,律师会帮他们打官司的。赢了的话,可以赚很多很多钱。好在我们当医生的都有保险,不然早破产了。张,你们国家的病人也可以打官司赚钱啊!”

    在圣玛利亚医院主楼的地下室,有个医技练习间,专门给实习生和住院医练习手术操作技巧。除了常见的人体模型和手术器械外,里面还有几台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在模拟器上的训练,很像游戏的通关过程。刚开始,张凌歌在练习用仪器抓取小球时,经常会左右手不协调,或者用力太大,造成出血点。腹腔镜的平衡也是操作难点。稍微不注意,就会镜头翻转,让人头晕目眩。练了两天后,她才完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