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第三十六章(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个小家伙满3岁后,张凌歌把她俩送到医院附近的幼儿园,这样卫强也有时间从事艺术创作了。

    如张凌歌所愿,女儿们非常健康、非常聪明,也非常调皮——这两个小玩意儿实在太淘了,上个月,园长把卫强找过去,说张时铭和张时诵患了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小儿多动症),必须找儿科医生看看,否则幼儿园不伺候这么调皮的孩子。

    听了卫强转述的园长的话,张凌歌不乐意了,她气势汹汹地跑到幼儿园,说自己就是医生,知道什么是小儿多动症。自己的两个女儿,注意力集中时间很长,学习能力强,也没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可能有小儿多动症呢?

    园长坚持说张时铭和张时诵是人造子宫培育出来的孩子,和正常途径孕育出来的孩子相比,肯定有不足的地方。而且她俩还打过麻疹疫苗,没有自闭症也有多动症——这俩家伙,眼睛一睁,跳到熄灯……精力这么旺盛,不是多动症又是什么?

    卫强拉住愤怒的张凌歌,对着园长好说歹说,就差下跪了,园长终于同意让小家伙再待几个月,观察一下。但是昨天卫强送孩子上学时,老师却不让进,说必须有儿科医生的诊断,确诊这俩孩子没有多动症,幼儿园才能让她们继续就读。老师还说真的受不了这么精神抖擞的孩子,花在这两个小东西身上的精力,够带一个班了……

    于是,张凌歌在心胸外科培训第二年的第一个休假,都耗在小家伙身上,开始了和小东西们斗智斗勇之旅。

    张凌歌以前真不知道孩子的精力可以这么旺盛——追着吼着吃完早餐,女儿们就拉着张凌歌玩警察捉坏蛋游戏。玩了2个多小时,张凌歌的腿都快累断了,小家伙又拉着她玩蹦床。卫强看张凌歌累得不行,就接手陪孩子又玩了2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吃饭时间,小家伙喊着要拉粑粑了。

    卫强带着两个女儿去了厕所,让她俩一人坐在一个儿童马桶上,脸对着脸拉粑粑。看着小家伙终于安静下来,卫强揉揉腰,走回书房,摊坐在张凌歌身边。

    “你真确定她们没有多动症?”卫强觉得带孩子这事儿真的越来越累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淘气的女孩!”

    “那是因为很多女孩不被宠爱。被宠爱的孩子,哪儿有不淘的?”张凌歌不耐烦地说,“而且她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可以非常长……不信的话,你可以留意一下。”

    “你小时候也这么淘吗?”

    “应该是吧。我妈嫌我太闹腾,还打算把我卖了呢。”

    卫强没想到张凌歌小时候还有这经历,饶有趣味地问,“怎么后来没有卖掉呢?”

    “我妈本来开价500万的,但她怕她朋友真的脑子一热掏钱买了,就开了20亿。”

    “那你妈妈的朋友亏了……你现在的身价可不止20亿。”

    ……

    孩子在2岁至4岁,通常会经历一段秩序敏感期。大概因为父母都学过美术且母亲数学功底很好的原因吧,张时铭和张时诵的秩序敏感期和别的孩子不同,她们追求的不是工整和条理,而是渐变韵律——每天闲下来,张凌歌都会发现家里的小物件,从别针到牛肉粒,像向日葵的果实那样,以137.5度的圆形黄金分割角发散排列,有的时候这些小东西还会排列成斐波那契螺旋线……每当卫强抱怨东西散得到处都是、难以收拾时,张凌歌都要得意地说一句:咱女儿聪明,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你应该得意才对。至少,做这些功夫需要精神集中,说明咱孩子很正常……

    卫强想着这些趣事儿,在椅子上歪了半个多小时,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俩孩子也太安静了吧?卫强赶紧跑向卫生间,还没进去呢,就听见小女儿大吼一声:那是我的粑粑,你不许动!

    卫强跑进去一看,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