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章 第十章(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元旦一过,张凌歌就带着26位博士生返回了中都。现在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错,就是临床反应能力差了一点。张凌歌准备让她们在勤做手术之余,也上上门诊、管管病床。

    在这批学生中,佼佼者是之前看起来怯懦的孙令,大概因为年龄比其她学生大了一两岁吧,孙令看起来倒有点像沉稳大气的胡云。

    胡云郭风这一批“大学生”,通过网课跟着张凌歌学了一年,然后又上台实操了一年多,现在这6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了。张凌歌打算在明年年中,把孙令、李玊这些女孩交给胡云郭风等人带,然后自己专心培养第二批博士生。

    除了带博士生外,张凌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广hospitalist制度。

    华夏传统医学,是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由于时代限制,传统医学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大家面临的大部分病患,因此它也被很多人视为愚昧的象征。虽然张凌歌坚决反对岭南等地滥用药材的倾向,但她认为,传统医学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说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的理念。

    近年来,西方诸国也发现医学专业越分越细,其实增加了误诊率。因此在这些国家兴起了一种新职业:hospitalist。在华夏,hospitalist被翻译成“住院家庭医生”,但张凌歌认为,这个译法贬低了hospitalist。实际上,hospitalist相当于多专业内科专家——打个比方说,一位心内科医生,另外做了血液、肾内科等专业培训,从而拥有心内、血液、肾内的行医资格,这种医生就是hospitalist。在亚米国,此类多专业内科专家以女性为多,在复杂病症的诊断和处理上,她们比单一内科专家要好得多。

    张凌歌作为新晋全国/人/大代表,准备在明年的两/会/上提出“建立多专业内科专家培养制度”的提/案。而和谐医院、和谐医学院作为张凌歌的老东家,早就接受了她的提议,已经开始培养第一批跨专业内科专家了。

    张凌歌最近还要一个任务,就是搞掂“人造肉”。张凌歌搞的人造肉和已经上市的“肉糜状动物细胞人造肉”不一样,她想搞出整块的猪肉、牛肉。不过,迄今为止,张凌歌只搞出了“迷你小内脏”。

    刚开始时,张凌歌本来只是想用机器替代干净猪来培育人造器官的,后来发现用同一个机械供血装置来培育人造器官,可能会造成某些疾病的交叉感染。于是她让刘乐召、丁盏、骆炫瑛等人将这个装置做了改进,专门培养迷你猪肝、猪心、猪肾和其它动物内脏——虽然说动物内脏吃多了不好,不过现在粮食紧缺,像玉米之类以前主要做饲料的农作物现在也变成人类口粮了,因此即便迷你内脏胆固醇高一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们依然是廉价蛋白质和脂肪的最佳来源之一。

    至于整块肉,现在张凌歌没有想好应该怎么做,只好把心思重新集中在学生身上,准备快速让第一批博士生基本出师,好腾出时间面试新的博士考生。

    杨树锦回中都后,时琴就像没了主心骨一样,整天恍恍惚惚的。寒假一到,她就回家安顿好母亲和太婆,把自己的公司券全部留给她们,然后把剩下的钱买了去中都的单程票,揣着两块面包,就上了去中都的火车。

    杨树锦过着697的日子,时琴根本找不到她。还好在夜晚降临前,张凌歌发现了时琴,她把时琴交给母亲张全,让时琴在大宅子里先住着,时琴才避免了流落街头的厄运。

    忙归忙,华夏传统年节还是要过的。元旦后,各地器官移植医院不再接受新的病人,张凌歌和她的学生终于可以在1月14日大年夜开始,放上3天假了。

    5点多钟写完最后一个病人的出院报告后,李玊跑到办公室堵住张凌歌,“boss,今晚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