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第十五章(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雷振宇来阿费力加洲以前,和杜敏娟探讨过杜、王两口子的职业选择。当天晚上,杜敏娟回家伺候女儿睡觉后,就和王晔商量起来,“我还是打算在‘脑库’继续待着,这里能做的事很多。最近我会多花点时间看相关学科的材料。”

    王晔其实也是个“事业挂”。每天围着孩子转,不过是她对自己不受重视的激愤之举。听杜敏娟转述雷振宇的话,王晔想也不想,就给自家父母打了电话,说自己和杜敏娟马上就会回国。回国后,孩子就扔给他们带好了。

    “还要二胎吗?”洗漱后,杜敏娟抱着王晔爬上床铺,在她耳边轻声耳语道,“我之前不该老对你发脾气……咱俩很久没有做了,今天来一发?”

    “当然要二胎,为什么不要?”王晔猛地把杜敏娟压在身下,“回国后再生一个交给你爹妈,然后咱俩怎么潇洒怎么来。反正我是不能再为孩子放弃事业了。”

    杜敏娟和王晔也奇葩得很,俩人一边做着激情的运动、飙着肉麻的言语,一边还能冷静地商量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汗淋漓地折腾了几轮后,两人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两口子都留在脑库。杜敏娟的研究范畴从全新世古气候研究,延展到整个地质时代;而王晔的研究,则不仅包含岁差尺度上的气候变化机制及气候整体趋势研究,还包括较小尺度的气候预测。

    顾济民母女撤离亚米国的第二天,杜、王两口子也回到国内。安顿好小家伙,又狂补了几天美食,杜敏娟和王晔就转机穗城飞往内罗毕,然后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把坦嘎基地和西基逛了一圈。

    王晔有点自来熟的味道,和祁平柳一见面,王晔就拍着祁平柳的肩膀叫她“祁老板”。这会儿,刚和还没见过面的徐招希,通过新新通聊了半小时的人造子宫,王晔又拉着祁平柳,要她在两个基地上大兴土木,“坦嘎基地的坎儿井确实做得棒,基本覆盖了坦嘎市到坦葛尼喀湖,那一带现在已经变成大粮仓了。但是坦葛尼喀湖到奇卡帕就不行,根本没有什么灌溉设施,这怎么行啊?”

    “不仅这一块灌溉不足,戈马到基戈马这一圈儿,就是前布国和卢国地带,也没有什么水利设施。”祁平柳叹了口气,“戈马到基戈马,是高原和高山地带;坦葛尼喀湖到奇卡帕是热带草原和戈壁地貌,地质条件不太好……你们俩有什么建议吗?”

    “坎儿井非常适合戈壁地貌。”杜敏娟想了想,说道,“因为其半地下河形态,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但是高山地段确实不适合建坎儿井,工程量太大了。”

    “祁老板啊,”王晔搂着祁平柳,笑着说道,“我和我们家那位在飞机上就算过各地的蒸发量。算完以后,觉得你有点太保守了……实际上,水库还是可以建的。不仅可以在坦葛尼喀湖拦个大坝,也可以在坦嘎基地西段和西基很多地方建水库。水库建好后,还可以搞淡水鱼养殖,这样西基的淡水鱼也不用再依赖坦嘎基地了。”

    “没错。”杜敏娟补充道,“完全可以把水库和坎儿井建在一起,互相配合。这样在大旱之年,蒸发量也不至于导致水库干涸。”

    “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在可能不行。”杜敏娟苦笑道,“大旱已经持续4年多了,就连西基,现在都面临严重的降水不足问题。真挖了大水库,什么时候可以蓄满啊?”

    “看着我,看着我!我是谁啊?”王晔猛地拍了一下祁平柳的办公桌,“我是气候专家!气候变冷导致的气象灾害,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干旱。实际上和其它年份相比,整个阿费力加大陆的降水量减少得并不多,只是分布不匀罢了。这几年,北部和最南端的地区大雨为患,只是中部和南部雨水少。但是我的团队认为,明年和后年至少有一次局势调转。换而言之,你这边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了。”

    祁平柳闻言紧紧地抓住王晔的胳膊,“你确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