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1章 第六十一章(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戚欢呆呆地看着周遭忙碌的景象,那种诡异的穿越感,几个月来,一直在她心头萦绕——这里太像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的华夏革命根据地了!

    2048年的春节刚过,戚欢、萨月等一帮娃娃兵,回到金杜营地紧急补习了2个月的天竺社会概况、地理与宗教,以及女性生活状态等知识后,就被张旅长“扔”到了这个地方。

    这次娃娃兵并没有单独成营,而是与合成军老兵们混编。戚欢、萨月、孙玊、时爱锦都被编入乐源所在的独立旅一团一营,营长就是原籍天竺的Lohar。

    4月下旬,一营全体官兵乘坐载人飞碟,从金杜航空港出发,一路向西,飞过坦嘎上空,循印地洋北上进入孟湾——这个航线,可以让载人飞碟尽量不经过它国领空——然后飞碟沿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兜了几个大圈,最后停在这块由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特里普拉邦、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等天竺国东北诸邦组成的“倒三角地”。

    飞碟降落前,激光地图上个这个三角地儿,被特意涂绘成亮黄色。“像个外挂的香囊!”看到地图时,戚欢回忆起在军事地图学和地缘政治学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个地方如此易守难攻,确实是天予之地。”

    虽然来之前,参谋部和各级政委、指导员都讲过,合成军和娃娃兵在这里的任务,不仅仅有军事上的,也有民政方面的工作。但是得知自己还得帮着当地百姓搭建鸡棚、挖掘厂房等工业建筑基础时,不独娃娃兵,包括乐源在内的老兵们,也都懵了。

    好在戚欢等一营人马来到东北诸邦时,这里并非“空白地”——早在去年8月初新兵培训前,一支特务连已经被派遣到这里,与当地武装力量联系。随后,张时铭让大约1个团的力量进驻天竺东北诸邦,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戚欢目前待的地方,就是“土改运动”的成果。这个画满褐黄色几何图案的两层房子,就曾是本地大户人家的“豪宅”。现在,这栋房子变成了村公所。

    “接着!”

    戚欢还在发愣呢,萨月突然把一个滚烫的东西塞进她手里,戚欢烫得一哆嗦,东西没接住,顺着手臂滚了下去。幸好在这物什往下掉的一瞬间,戚欢用衣襟接住了。萨月看着手忙脚乱的戚欢,哈哈大笑道,“你的战术技能见长,至少动作敏捷了很多。”

    “茶叶蛋?”戚欢惊喜地看了萨月一眼。

    “嗯。我做了好大一锅,给大家的午饭加餐。咱连里每人都有份……本来可以一人俩蛋的。不过营长眼太尖,她截留了一大半,说要留给其它连队。她还说要打包几个茶叶蛋,到张旅长那里邀功,让旅长看看咱们的‘幸福生活’……还幸福生活呢,连肉都没得吃!”

    萨月的妈妈萨蒙蒙来自“草原上的大城市”,惯爱吃肉。因此,即便萨月从来没有在妈妈的老家生活过,也随了她母亲爱吃羶腥之物的习惯。来到天竺后,看着满大街的“神牛”乱逛悠,却没有肉吃,萨月觉得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又在踅摸着宰牛啊?”戚欢看着身宽体胖、高大威猛的萨月,笑道,“现在咱这块儿的宗教势力已经被灭的差不多了。不让宰牛,是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农业机械。等农机厂建好了,我们就不仅可以吃牛肉,也可以建肉牛养殖基地。”

    戚欢撩起衣襟,让鸡蛋在上面滚了几个圈。隔着衣服摸了摸,觉得不太烫手了,她拿起鸡蛋,和萨月的茶叶蛋对嗑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剥开蛋壳。

    “有点不舍得吃。”萨月咬了一小口,细细品着,“来了快半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吃完整的鸡蛋……之前都是用冻干全鸡蛋粉炒的鸡蛋,味道远没有农家走地鸡的鸡蛋好。”

    “过两天就可以吃‘炒鸡公’了。现在那些公鸡也有一两斤重,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