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捉蜻蜓,发大水(第2/4页)  童年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路到了中午就变得如橡皮泥一样软软的,路面上都是卡车的车轮印子。洒水车开过,那柏油路便吱吱地冒出了热气。在热浪的逼迫下,马路上行人来去匆匆,有的撑着阳伞,有的戴草帽。这几天晚上没有一丝风,蒲扇(就是蒲葵叶做的,上海的公园里都有蒲葵)都脱销了。大家都盼望老天爷下几场阵头雨(阵雨),赶走暑气,凉快凉快。

    今天一早照样是大晴天,可阿娘说要下大雨了。我总有点不相信,天上一丝云也没有,哪里会有雨。说来也怪,到了下午两点,也不知从哪里飘来一团团蘑菇状,像墨汁一样的黑云,都聚集在我们头顶上,不肯走了,好像这里有吸力。那云是越堆越多,如千军万马在集结待命,这里就是战场,太可怕了。不一会儿,那厚厚的黑云在天上翻来滚去,风起云涌(有点像林媛说的古诗‘黑云翻墨’),地上也开始起风了,吹在身上有点凉飕飕的。

    天变得越来越黑,如同夜晚一般(后来听说淮海路都开了路灯)。阿娘叫我把窗门全部关紧关好,隔壁邻居也都忙着关门窗和收晒着的衣服。张妈收好自家的,还帮邻舍隔壁收。

    这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昏地暗。那些没关紧的门窗被大风吹得“乒乓”一声关上,又“乒乓”一声刮开。忽开忽关发出了“乒铃乓琅” 的声响。突然,“乓” 的一声,也不知是哪一家的玻璃窗打碎了,接着又是“乓乓”几响。阿娘对我们讲刮大风时不要外出,天上的东西掉下来要砸死人的。我看到有两张枕头席子被大风吹得在天上乱飞呢,也不知是谁家的。其实这还不是最怕人的,去年的那场台风才叫吓人,它刮了两天两夜狂风,有的人家被掀掉了屋顶,有的棚棚房子被吹倒了,阿婆搭在晒台上的凉棚被刮得无影无踪,损失惨重。

    先是天地一亮,闪电像一把把利剑,将天一劈为二,一劈为三,过一会儿才传来一串串震耳欲聋的雷声(这我知道光速比音速快多了),就像连环炮,一炮接一炮,仿佛天崩地裂一般。突然,天上掉下来几颗很大很亮的雨珠。“下雨了!” 这场雨我们足足等了有半个多月。紧接着瓢泼大雨是倾盆而下,就像天上倒下来一样。大雨如注,白茫茫的雨水布满了天空,我想这就是书上说的大雨滂沱了。一道耀眼的闪电,紧接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响雷在我们头顶上炸开了,我捂耳朵也来不及,阿妹吓得哭了起来,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啊。

    只一会儿的功夫,三楼亭子间就漏水了。原因是屋顶的落水管不是直通而下的,只是把屋顶的雨水送到晒台即算完事,再由晒台上的落水管通往底楼,阿娘讲是造房子的偷工减料。从屋顶上冲下来晒得干干的野猫屎加上拉圾经水一泡,体积大增,堵住了晒台落水管,水很快地涨了起来,晒台上是一片汪洋。我也顾不上猫屎臭,拿了根竹竿冒雨到晒台上去通,只捣了几下便通了。晒台上的积水争先恐后地往落水管涌去,积水快速下降。哪知亭子间漏水问题刚解决,阿婆房间也漏起水来。我知道屋顶上的碎瓦片都用油毛毡盖好了呀,怎么还漏雨啊。下那么大的雨我是不敢上屋顶的,只好拿了个铅桶来接水。叮叮咚咚,滴水响声还是蛮动听的。

    雨太大,对面屋顶的落水管全堵塞了,充沛的雨水从屋檐飞泄而下,形成壮观的灰白色的瀑布。对于住城里的我们来说,能看到屋顶上飞下的大瀑布,运气已经算不错了。

    雷暴雨下了半个多小时,弄堂里就发起大水来,不过这水有点泛黄,带有大粪的腥臭,因为前弄堂粪坑里的粪水溢了出来。那水淹过后门的门槛,源源不断地涌了进来,一进门便争先恐后地灌进了灶间的阴沟里。但弄堂里的水位已高,流进阴沟的污水又冒了出来,慢慢地向客堂间渗透。阿哥拿了个畚萁不停地往外滔水。看到弄堂里近半尺厚的积水,我就对他说这样滔水是无用功,要是有台抽水机还差不多。看来水是挡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