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5章 身份要曝光了?(第3/4页)  我给万物加个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为布局国内市场还有他后续投资各个项目的资金。

    作为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苏洋在转这笔钱的时候,当然也是按照约定把从以孔行长为首的那五家银行的渠道转了回来。

    当初苏洋想要转钱到港城,那五家银行出了不少力气,所以苏洋当然也不会亏待了他们。他的这些钱一时半会,不会动用太多,所以他也就顺便把那些钱暂时留在了那几个银行。

    对于那几个银行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先是收了几个亿的外汇,紧接着又吸纳了几个亿的存款,几个季度的任务完成了大半。这让那几家银行的行长做梦都快要笑醒了。

    不过笑归笑,他们也好奇:苏洋在半个月前才刚刚转出去了16个亿,怎么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转回来了大部分。

    难道是...赔了?

    他们一琢磨,感觉也对,16亿,转回来12亿,赔了4个亿。在金融上来说,也算正常的止损线。一切好像都能说得通。

    这也导致他们再一次确定了一件事:不怕富二代们吃喝嫖,就怕富二代们赌和创业。

    尤其是创业。

    吃吃喝喝,睡睡女人,富二代一年撑死花个几百万,怎么也败不了家。但一旦创业,那就是几个亿,几个亿的扔啊。除了首富老王,谁也经不起这么造。

    而就在他们在感慨苏洋败家的时候,港城的各大金融机构也开始研究起了这一起港股惨案的始末。

    作为一个资本高度发达的地区,资本市场的一举一动都是牵动人的心的。港城自从97以后,这么多年以来,就没遇到过几次这种遭受资本血洗的事情。

    尤其是这一次新立教育事件,前后有着太多的疑点,看起来也不符合一个资本巨头的操作手法,更像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进攻,所以港城各大机构对于这一次事件就非常的关注,开始了专业的复盘和研究。

    因为苏洋和魏林血洗港股是临时起意,所以其实留下了很多线索。比如资金的转入转出记录,比如这些账号的开设者,比如资金的最后流向等等。

    所以,很快,在一个多星期的研究下,港城几家知名的金融机构就联合发表了一份名叫【港股在线教育版块之殇,千亿市值到底是被谁套走(上)】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标题起的就特别符合港城的调性:夸大,夸张,为了眼球不要脑子。有点标题党的感觉。

    但不得不说,港城人民就吃这一套,所以这篇文章一经发表,顿时在整个港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和巨大反响。

    文章中以第三方的角度,从新立教育上市开始讲述,然后切入到有瑞士的资金进入港城,大陆多家银行也随之联合转入几十亿人民币为第一部分。

    之后,又开始透过这些资金流入的账户,开始起底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说查到了这些账户均由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在港城开设,但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人。

    在文章的最后,这份文章把黑手限定在了大陆的某个企业或者某家金融公司身上,但却保留了悬念,没有明说,只说会在后天公布。

    这篇文章成功的在港城一发而红。又因为港城在华语文化圈独特的地位,加上这种“阴谋论”和“揭秘”的文章特别容易吸引人的眼球,所以文章很快就在港城发酵,开始朝着国内和其他国家华侨,华人,乃至新坡加等华人比较多的地区蔓延。

    而作为国内的金融中心,魔都当然也是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

    无数金融从业者开始对这件事展开了讨论,

    “你听说了吗?好像有国内的金融机构血洗了港股市场。”

    “你是不是也看那个港城的文章了?”

    “对啊。你看了吗?”

    “看了。但我总感觉有点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